(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陆军某部的三连是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一支连队,连队在战争年代4次荣立大功,涌现出18名大功功臣,连队也因此被誉为“大功三连”。今天,“大功三连”依然是新时代军人的标杆,不仅训练场上硬碰硬,理论学习也实打实。
这是一场实战化背景下的合成营战术演练。“大功三连”担任主攻任务,通过立体侦察、炮火打击、装甲强突,多种火力交替支援,多个兵种协调合作,一举拿下敌方固守阵地。
要取得演练中的这样一次胜利并不容易,在日常的训练中就要从实战的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练什么。夜间训练、极端天气训练……种种挑战极限的训练中,部队的战斗力才得以提升。
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这样的问题贯穿在三连训练的各个方面。在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是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和平年代,这支从烽火中走出的部队,牢记当兵就是要打仗的,把训练场当作战场,保持“能打仗、打胜仗”的传统。在“大功三连”发展历程中,另一个传统就是始终坚持理论学习,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
在“大功三连”,“士兵讲坛”每周会举办一到两次,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战士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登台演讲,交流学习理论的心得和收获。
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战士讲起国家大事跟道家常一样,对于党的创新理论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成系统的授课方式让官兵们对于党的创新理论有了全面的了解;各种通俗化的活动给官兵创造了交流、讨论的机会;骨干带新人,让每一个战士都不掉队。这样全连学理论的氛围也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让官兵悄然起了变化。
陆钧杰在2015年9月入伍,同年的战友们对他印象深刻。玩电脑玩得每天驼着背,班长叫他干什么,从来叫不动。
陆钧杰的母亲告诉记者,实际上,陆钧杰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沉迷网游,跟家人对立,叛逆。
在本应朝气蓬勃的二十岁,陆钧杰却迷失了方向。
带着回家啃老的想法,刚入伍的陆钧杰不肯吃苦,吃不了苦,只想着混日子混到退伍。2015年12月,陆钧杰从新兵连转到了三连,不仅在军事训练中自己的技能不行,在平时生活中,他也很难跟上趟了。大家聊的都是目标、理想,或者一些军事科目的提升空间,他对这些不感兴趣,也融不进去。
连聊天都聊不到一起,这让陆钧杰开始坐不住了。刚开始被动地去学,班长让他上台点评新闻,慢慢地锻炼了陆钧杰的自信心,感觉跟战友之间也有共同语言了,开始有一个人两个人认可他,后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这样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让陆钧杰融入了集体,在从被动变自觉的学习过程中,也让他真真切切有了更多的收获,大学期间两次休学的他已定下决心再一次考学,不过这次他要考的是军校。
不久前,“大功三连”获得了中宣部颁发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强国必须强军,而强军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大功三连”,一批批的年轻人在训练和学习中蜕去了稚气和娇气,锻造出了军人的忠诚和血性,找到了他们的精神归属和价值所在,也让强军梦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