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扶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当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有生力量,带来了勃勃生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攀穷亲、结对子,这都不是新闻了;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另一支强大和特殊的扶贫队伍。
乌蒙山山川灵秀,风景险峻,而这里,也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贵州毕节大方县,就在这个范围里。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多方面原因,大方县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2015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17.8万人。
2015年底,恒大集团和大方县签约开展结对帮扶,从那时开始,陆续有200多名恒大员工驻扎在大方县从事扶贫工作。记者采访时,看到恒大集团的员工第5次来到彭德友家。彭德友平时在山上的地里种庄稼,可在这山沟里,靠种地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他也想找点门路摆脱贫困。
针对彭德友这样住在深山老林里的贫困群体,易地搬迁是第一步。收完这季的玉米,彭德友就会离开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山坳,在山下的“幸福二村”——恒大集团为凤山乡援建的新农村,他分到了一栋两层小楼。
住得好了,还得有收入的来源才能脱贫,也就是说,输血之后,必须拥有“造血”的能力,才能够真正摆脱贫困。穷了一辈子的彭德友在新农村能有什么门路呢?
在幸福二村附近,恒大为彭德友和村民们配套了造血的源泉——每户两栋240平米的蔬菜大棚。一年收获四季蔬菜,这比当地传统种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产值高出很多。“多得多啦。我种玉米一年赚不了多少钱,最多就2000元左右,这个最低一个大棚能赚万把元左右,经济效益要高。”彭德友说。
将来,村民们种植的蔬菜也不愁卖,恒大与寿光地利集团合作,能够从种植品种到销售渠道一条龙式地做好服务。
在大方县,像彭德友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恒大扶贫公司已经全部进行了回访,并根据每家的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方案。恒大集团副总裁兼扶贫办主任姚东介绍:“按照老百姓的意愿,把产业配套起来。比如这个村子,他们大多数人投票,百分之八十的人赞成种菜,我们就以种菜为主,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我们再帮助他们到别的地方,帮助他们去养牛,一部分想搞旅游,我们就扶持他搞乡村旅游。”
200个产业基地已经陆续建成,首批40个重点项目正在大方县加速推进,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也于11月23日开工……从2015年底开始,恒大集团计划无偿提供30亿元,用3年时间,通过产业扶持、易地搬迁、吸纳就业、发展教育、贫困家庭创业和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系列扶贫“组合拳”,实现201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恒大通过恒大模式对大方县进行全方位支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发挥企业的优势,以自己的产业把贫困户纳入进来,实行产业扶贫。
宁夏永宁县原隆村村民何丽霞正在工作的这个大棚很独特,下面是蔬菜大棚,上面是光伏设施用于发电。这是来自山东青岛的昌盛日电在宁夏永宁县原隆村建设的光伏农业项目。
何丽霞的老家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那里“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2014年,昌盛日电在这里的光伏农业项目建成之后,何丽霞整村搬迁到这里,经过培训之后,她也成了农业科技大棚里的产业工人。
在技术、能力成熟之后,村民们还能在园区承包大棚,自己当老板。万军红就承包了一座大棚,当上了香菇种植的老板。
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园区招商经理赵永亮说:“咱们连续3年给他免棚租,免水电费。像这个菌棒,一个菌棒的成本是5块钱,他只需要付30%的钱,其余资金由公司这边进行垫付,最后从销售收入中把成本扣除。”
昌盛日电从资金上来说,并不特别充裕,企业投入光伏农业扶贫项目的钱从哪里来呢?大棚上方的光伏设施发挥了作用。国网银川供电公司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2015年8月,实现了园区一期30兆瓦成功并网,为企业带来近4000万元的年收益。赵永亮说,前期以光伏发电的收入补贴农业的前期投入,后期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延伸后,以农业的收入再弥补光伏衰减的发电收入,这样形成了一个工农互补的良性循环。
工农互补,良性循环之下,76栋“贫困户脱贫棚”已经全部登记分配完成并投入使用。在不久的将来,原隆村将实现整村脱贫。
消除贫困,就需要发展,而产业扶贫能够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正是产业扶贫,能够将扶贫从“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在有些贫困地区,一些企业也开始在当地政策的引导下,将贫困人口纳入自己的产业范围,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罗田位于大别山南麓,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里山青林密,百草茂盛,种植不好搞,养殖条件却是得天独厚。罗田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和养羊传统优势,把黑山羊养殖作为产业脱贫的重点,而回乡创业的刘锦秀踏实肯干、爱钻研,她的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湖北规模最大的黑山羊产业龙头企业。自己富起来了,乡亲们还有很多没有脱贫。刘锦秀没有独善其身,她说,去年有接近50万人需要有产业来带动:“我当时想怎么着我也带个5到10万户吧。”
胡初明就是这样开始养殖黑山羊的。胡初明没有什么积蓄,要想起步,建羊舍、买山羊,这都得花钱。怎么办呢?根据当地的政策,由政府担保,银行向他这样的养羊贫困户提供3万元贴息贷款,并且提供政府补贴1万元扶持资金。
名羊公司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栏圈建设、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羊肉,彻底打消了养殖户缺良种、缺技术、没销路的顾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对接一条龙模式极大刺激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按照政府和名羊公司的规划,将有1万户像胡初明这样的贫困户享受政策便利,通过养殖黑山羊脱贫。
本地企业将贫困户纳入自己的产业范围,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扶贫方式。在养殖条件和种植条件都不具备的地区,当地的小微企业结合手工业优势,以合作社的方式将贫困户纳入自己的产业范围。
在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苗族绣娘余不尖正在加工两套苗族嫁衣。再有十几天,这两套纯手工苗族嫁衣就将以上万元的价格,被雷山县榜金布绣姑专业合作社收购。
8年前,余不尖的丈夫去世,留下正在读书的一儿一女,家庭陷入极度贫困。她有一手苗族姑娘从小家传的苗绣手艺,却不知如何赚钱。
绣品卖不出去、变不成现,余不尖的情况在雷山的留守妇女群体中相当普遍,当地著名的苗绣工艺师杨阿妮发现了这个问题。2013年,她和另外10个相熟的苗族绣娘抱团成立雷山县榜金布绣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接到订单后细化分工,由当地的民间绣娘流水作业,再统一回收,提高效率。不过,合作社成立初期也面临一些问题。
杨阿妮说:“你看做出来的一些是弯的、一些是偏的,还有他们回家的时候手都不洗,绣出来的东西都黑了、脏了,这很麻烦的,达不到标准,你看这一大堆就丢在这里了。”
绣娘的技术和操作达不到标准,就得培训。可像合作社这样的小微企业,本来资金就是捉襟见肘,如果再要花成本去培训绣娘,那几乎是不可能。对于小微企业的本地扶贫来说,单打独斗很难形成气候,扶贫政策的配合和支持尤为重要。
雷山县扶贫办主任唐继林介绍:“企业有这个(培训)需求就写申请,我们扶贫办受理之后就同意,企业这次培训需要多少资金的要求,我们就下一个文,资金直接到企业的账上。”
雷山县贫困户王啊者告诉记者:“阿妮叫我来县里培训,看她们做多了,我现在手艺好了,现在经常有人来订货,我做都做不过来。”
把贫困群众培训好,他们每一个人的家,就是合作社的加工车间,而合作社的订单,也成为他们脱贫的经济来源。
杨阿妮说:“我们有义务啊,既然组织在一起了,我们跟我们的绣娘就是像家人、亲戚一样的,我们要把(政策)用好,(刺绣)做好,变成我们(妇女)自己的家庭收入,变成我们自己的一个强大的团体产业。”
“万企帮万村”,本质就是“先富帮后富”,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这,就是对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全国上下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