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50617 公共服务均等化

焦点访谈时间:2015-06-17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实,早在国家战略出台之前,民间自发的跨区融合就已经悄然开始。比如,河北的燕郊,原本只是一个镇,但是 它距离北京只有40公里,好多北京人在这买了房、安了家。现在,住在燕郊的北京人已经超过30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他们的生活工作会发生哪些 变化?

河北燕郊的一所养老院,居住着500多名老人,其中90%都来自北京。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一看就很高大上,和北京同类养老院比,价格要便宜不少,不少老人宁愿舍近求远,到这里来养老。可他们却有一桩心病,那就是看病问题。

因为要帮几十位老人拿药,而老人们的医保医院大多不一样,所以每次养老院都会派五、六个人同时去北京,一人一天都得跑四、五家医院,而且替老人取药有时候不仅是辛苦跑路这么简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不是本人,有不愿意开的,一般现在医保严了,说必须本人来看。”

为了避免工作人员白跑一趟、开不出药来,老人们在开药本上还写着这么一段话,恳求医生:“尊敬的大夫们,你们好,我老两口都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现入住河北省燕达养老院,不能亲自前来就诊开药只好请养老院工作人员代劳,请予关照。”

老人们为什么要这么费劲托人跑到去北京取药呢?原来不少人都卡在医疗报销上。离休干部齐向武老人,原本手里的医疗卡可以在北京十几家医院通用报 销,可到这儿来就难办了,他说:“我那卡到这不能用等于废纸,如果要是解决的话就得把北京的医疗全部停止,那19家医院都不能够再看了,就变成一个医疗卡 就是在燕达了,如果我同时兼顾行不行?不行。”

当然,也可以不停北京的卡在燕郊看病,但是每次都得写申请、打报告。齐向武的老伴告诉记者:“个人写申请到机关医务室,医务室的大夫再给你转到 市医保局,医保局批准了以后你再在这看,看完了之后人家就报销,也同样要转这么一个大弯子,给医务室,医务室报到北京市医保局,医保局报销完了单位才给 他。我们实验过一次,开了20多块钱的感冒药,转了半年多20几块钱才回来,还不够转的。”

在这儿看病报销不了,可是要回去看病对他们来说又十分困难。这老两口身体还没什么大病,有一些小病只有自己掏钱。他们担心,得了大病怎么办。

在这里养老的老人医疗状况有两种,一种是离休干部,数量比较少,他们在这边就医只能自费,更多的是持有医保卡的普通退休老人,他们的情况又怎么 样呢?据了解,他们的情况比过去已经好了不少。就在2015年3月,北京已与河北签订了框架协议,基本原则是在北京参保、居住在河北的人群可以按照北京异 地安置的政策实现就近就医、再按照北京医保标准进行报销。在这个框架下,有的持有医保卡的老人,可以在先垫付医药费看病后将医保卡寄回北京报销。可是这个 来回寄的过程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问题。一位老人说:“三个月一结,五个月一结,六个月一结都随你,就是一寄出去医保卡就难得回来,我今年还没有寄,寄出去 要是我一生病到别的医院要全部掏现金。”

异地医保即时结算,这个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让这些等待的老人望眼欲穿。

实际上,两地医疗、医保的融合已经提速。按照规划,在2016年,这里将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而且就在养老院 旁,不出大门就有一家按照三甲标准修建的医院。在京津冀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个医院一年以前就和北京朝阳医院、安贞医院等合作,这些知名医院每天都固定派来 一些专家坐诊。

医保问题是这些异地养老的老人们遭遇的最突出问题。除此以外,他们工资卡取钱要付异地手续费、打电话要漫游等等,这些问题同样让人住得有点不安心。燕郊和北京只差了一条潮白河,但是似乎总有一根无形的障碍横在他们中间。

专家表示:“第一个是体制问题,北京管不了河北的事,河北也很难管到北京的事,这个体制问题确实应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能够解决;第二个是经 济落差问题,北京的公共服务水平比较高,河北的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如果把它拉平当然有一个财政支出问题,实际上这需要有谁来承担这个费用的问题。”

其实,并不仅仅是在燕郊,整个河北都有北京老人的养老目的地。但是河北许多地方的公共服务,与北京、天津存在较大差距。有数据表明,2013年 京、津、冀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的三级医院数量,分别为3.2家、2.9家、0.9家,北京是河北的3.56倍;2012年三地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分别为 3038元、2680元、1188元,北京是河北的2.56倍。差距确实存在,河北怎么吸引人安家落户呢?

除了老人养老,大量在燕郊买房的是年轻人,他们因为北京房价太高,而选择了在燕郊买房落户。落户之后,孩子就能在燕郊上学。刚刚长舒了一口气,新的问题又让他们始料未及。

三河市第七小学位于燕郊的郊外,09年以前还是一所村小,而现在已经有2700多名学生,学生几乎要将学校挤爆了。

据了解,来这里上学的孩子70%都是随父母从北京搬过来的。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每班人数不宜超过45人,而这里平均每个班已经超过了70人,孩子的位置已经挤到了后墙边上,就这样,教室还不够用。

因为离市区较远,这里的孩子还不是最多的。在燕郊城内的其他学校,教室里好多都在80名学生以上,甚至有90人的。有的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听清楚,讲课时甚至用上了扩音器。这样拥挤的状况,家长们自然不放心

拥挤的课堂令搬迁到这里来的家长甚至有点后悔。跟教室的拥挤比,老师短缺更让他们担心。燕郊是一个镇,按照一个镇的编制教师数量非常少,仅在七小,编制缺口就有30多人,只能社会上招聘,可是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早被抢光了。

据了解,为了应对这样的困境,当地教育部门也做了不少努力。根据三河市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从2010年以来,三河市每年基础教育硬件投资 1.5亿元,其中有一半都投入了到了燕郊,已经新建了一所学校,并改扩建了五、六所学校,还引入了一所民办学校。可是,由于从2009年以来,燕郊每年新 增小学人口2000多人,这相当于每年要新增一所小学的人数。受经济实力的限制,投入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这个飞涨的人数。燕郊的困境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很多人在大城市奋斗的动力。孩子在哪儿读书好,他们就往哪儿走。因此,教育等环节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之一。

即将发布的京津冀协发展纲要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纲要中提及,今后三地将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肖金成表示:“协同发展纲要明确三条,一条就是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也要一体化。这个 一体化首先由近及远,首先把北京周边的这些东西要解决了,如果试点的话,燕郊、大厂、固安、涿州把这些纳入到试点当中去,这个能解决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 决了。”

以燕郊面临的问题来看,教师要增加、学校要扩建,这些都离不开经费投入。而由于行政壁垒和经济发展的差距,京津冀不同地区间的市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如何从制度层面保证更好的协同发展,在发展纲要中将有一些突破。

肖金成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消除这些行政壁垒,不要有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并不能阻碍要素的流动,也不能阻碍人的流动,人未来可以自由选择,而且这也不影响公共服务。”

人往高处走。公共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素流动,总要沿着公共福利的配置指向。所以,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京津冀 三地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其实,这不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努力方向。京津冀,这一回走到了前头,也应该带个好 头。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