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息(焦点访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从今天起,《焦点访谈》聚焦几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看看他们是如何践行初心使命的。吕其明出生于安徽无为,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音乐创作70余年。他的代表作《红旗颂》感动了几代人。直到今天,他也没有停止创作,可以说,他把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化作了一曲又一曲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动人旋律。
作为一名作曲家,吕其明老人至今还保持着清晨创作的习惯,而他的灵感时常源自于他自身的经历。
作曲家、“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说:“1940年左右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我还记得当时很恐怖。就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家乡来了新四军,当时我8岁,他们就说我们新四军里面也有小战士,这么一讲我心里非常激动,就有一种想法,我是不是也可以参军打鬼子?”
1940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年仅10岁的吕其明和姐姐一起加入新四军二师抗敌剧团。
吕其明说:“那个时候我们处在非常非常困难的时期,三股力量打我们:鬼子、伪军还有顽固派。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进了一个大火燃烧的村庄,进去以后,大家首先是帮助老乡灭火,灭火了以后,赶快搭舞台晚上演出。这个大合唱唱起来以后,大家群情激愤,群众要跟着一起去参军。”
一个偶然的机会,吕其明迷上了小提琴。
吕其明说:“1942年,我记得有一天晚上,皓月当空,我就听到远远有琴声。我就急忙赶快跑过去,在一个大树底下,贺教授正在拉小提琴。从此以后,我就得了小提琴的相思病,好在后来华东军区文工团分给了我一把,我是高兴得不得了。”
转战之中,吕其明与交响乐结缘。
吕其明说:“1946年初,我们新四军第七师到了鲁南,当时政治部给我们拨来了一批战利品:一个留声机,一叠子唱片。音乐指导员他就安排了一个活动,给大家讲解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第一次听到交响乐我可以说是听迷了,从此以后我就感觉到,我什么时候也能够写交响乐?”
然而,在战争环境下,吕其明的愿望只能是奢望。
吕其明说:“有一次就是被敌人包围了,在山上七天七夜,敌人飞机在上面盘旋扫射。我们郑佩同志左腿中弹,离我大概不到10米。”
抗战胜利不久,吕其明的父亲、曾任皖江抗日根据地领导的吕惠生惨遭杀害。
吕其明说:“他是牺牲在敌人的刺刀底下,牺牲得非常惨烈。”
管弦乐组曲《雨花祭》是吕其明为缅怀先父和长眠于雨花台的烈士们而作。
吕其明说:“我父亲是9月份被捕的,而我就在9月1日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我就是踏着父亲的足迹在前进。”
吕其明说:“1947年、1948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直打到上海。”
1949年11月,吕其明脱下心爱的军装,收起心爱的小提琴,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
吕其明说:“这首插曲60多年了,还没有被人们遗忘,这个作品我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感受,因为铁道游击队员的生活我是太熟悉不过了,所以这个扎根于民族土壤的作品,就有它的艺术生命力。”
吕其明说:“改革开放我们的国门打开了,我如果还是用写土琵琶、写战争影片那种手法来写的话,那是驴头不对马嘴了,你必须要改变你的风格、改变你的技法、改变你的创作思维,来适应新的挑战。”
尽管电影音乐的创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交响梦。1959年—1965年,吕其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深造。
吕其明说:“器乐作品一定要学习和声、学习配器、学习复调,没有这个音乐乐理学习,就不可能有我后来的一切,也不可能有《红旗颂》。”
1965年,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首演。
吕其明说:“红旗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红旗代表什么?我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走过来,解放了那种感觉是没办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所以《红旗颂》这个作品引子是来自国歌,我就用国歌的第一句作为我的主导动机。开国大典开始的时候红旗飘飘,在天安门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红旗颂》整个作品非常主要的材料,而且贯穿始终。”
吕其明说:“中间变成进行曲,就表现中国人民以巨人的步伐势不可挡地向前进。”
吕其明说:“再现的时候,又是颂歌出现,我们祖国前途无量、辉煌灿烂。”
为了使《红旗颂》日臻完美,几十年来,吕其明多次对其进行润色与修改,这部作品被国内外乐团广为演奏。
吕其明说:“刚进上海那个情景我还记得在这里,那时候没有这么宽。”
离休之后,吕其明老人喜欢到外滩漫步,他在这里感受到时代的变化,进而使自己的作品始终富有时代特色。
吕其明说:“太漂亮太伟大了上海。”
吕其明说:“我作为一位共产党员,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职责,使自己的创作和时代同步,浦东开发之后我写了《浦东进行曲》,香港回归的时候,我写了《1997》,疫情到来的时候,为了表现我们白衣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又写了一部作品。70多年来,我只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用我的音乐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