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这两天,一则认亲的新闻让很多人泪目,电影《失孤》的原型人物郭刚堂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终于被警方找到,苦苦寻子20多年的郭刚堂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公安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这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以及“团圆行动”的最新情况。2021年,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团圆行动”,重点针对的就是历年来的失踪被拐儿童积案,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0多名。那么,“团圆行动”究竟是怎样帮助这些家庭实现团圆的呢?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看其中一个家庭的团圆故事。
5月26日,在广东深圳一个基层派出所里,一个被拐卖了25年的孩子与父母和哥哥认亲团圆。
孩子本名叫祁吉,谐音“奇迹”,25年后,一家人能团圆,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找到被拐卖儿童,帮助失散家庭团圆正是公安部从年初开展的“团圆行动”的目标。这次祁吉被找到,祁泽华、龙大娥夫妻25年后的梦圆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得以实现的。
现在,DNA数据的比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鉴定,是确认父母亲和孩子亲缘关系至关重要的手段,也是祁吉最终被认定的关键依据。但是在祁吉被拐卖的25年前,这样的条件还不具备。
1996年,湖北黄冈的祁泽华、龙大娥夫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到广东东莞,承包了一片鱼塘养鸭。7月19日凌晨,一伙歹徒在养鸭场捆绑了祁泽华夫妇之后,抢走了他们5岁的小儿子祁吉。
祁吉被抢走之后,几经倒手转卖,中间涉及的人员用的都是假名字或者外号,线索中断,孩子从此没有了下落。
在警方查找的同时,祁泽华、龙大娥夫妇也在广东四处寻找。
十年时间里,夫妻俩跑遍了大半个广东,边打工边找孩子,直到2006年才回到湖北黄冈。这次,寻找孩子的接力棒又交到了黄冈市公安局手里。
采集血样之后,经过分析检测,祁泽华、龙大娥夫妇的DNA数据在2009年就进入了全国的打拐DNA数据库,但是,他们丢失的小儿子祁吉的DNA数据并不在数据库里,这样就无法产生匹配和比对。
多年来,为了找小儿子,祁泽华和龙大娥夫妻只要打工挣到一点钱就往广东跑,生活过得不宽裕。
即使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龙大娥到现在也一直随身带着小儿子穿过的衣服。
2021年,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团圆行动”,重点针对的就是历年来的失踪被拐儿童积案。之所以敢于对多年未破的案子下手,除了打拐工作的机制不断完善,打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刑事技术也在加速发展。
前不久,公安部组织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顶尖的刑事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比对会战。记者在会战现场跟踪记录专家们的工作,见证了他们是如何运用最新技术创造奇迹,找到丢失了25年的祁吉。
虽然DNA的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识别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也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照片筛查其实就是人像比对技术,只是这项技术之前很不成熟,准确率差,也没有大范围应用在打拐领域。这几年,人像比对技术和DNA比对技术一样,不断地在迭代和发展,准确率有了很大提升。这次在技术比对会战当中,专家们首次尝试将两项技术融合使用,而这成为最终找到祁吉的关键。
来自不同省市、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都很珍惜这次合作机会。王祥重新梳理了一些没有DNA数据的丢失儿童案件,把这些儿童包括祁吉的早期照片打包推送给了人像比对小组。吕游把祁吉小时候的照片在公安机关的身份证照片数据系统里进行了比对。
在这两百多个人像里找出最终的那一个,需要大量的筛选和排查工作。
经过两天连续的工作,吕游终于锁定了一个最终的对象。
通过人像比对技术锁定的疑似人户籍地在广东汕头地区,吕游把这个信息通报给一起参加会战的专家、来自广东省公安厅的李海燕。
李海燕马上跟汕头警方取得联系,经过调查,发现疑似人现在在深圳工作。
吕游一开始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但是这个时候又有些紧张。他再次回到电脑前面,把疑似人的照片与祁吉的哥哥做进一步的比对。
此时,深圳警方在接到通报后,很快就找到了疑似人。采到疑似人血样以后,交给DNA工程师,连夜加班加点分析血样,在凌晨4时血样比对成功。
“团圆行动”自2021年年初开展以来,截至7月13日,全国公安机关已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
2000多名失踪被拐儿童,就是2000多个家庭,这每一个家庭的团圆都经历了漫长的寻找和泪水,都离不开公安部门多年的坚持和技术专家的努力,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6月1日,公安部通过新闻媒体集中发布了全国3000多个“团圆行动”免费采血点地址电话后,已有近万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免费采血。天下无拐,“团圆行动”需要我们大家的支持,有失踪被拐儿童的线索,我们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同时,还没有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身源不明人员也请尽快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你的亲人很可能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和你配对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