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舞台、经典的剧目,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这些元素应该属于专业的艺术家,即使偶然登台的艺术爱好者、体验者,也应该是年青的学生、时尚的白领,但是在北京,却有这样一群来自最基层的中年人,她们用热切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改变了人们的印象,也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舞台上正在上演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这些演员其实并不是专业演员,她们绝大多数都是家政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保姆。
这些家政工是怎样登上了戏剧舞台的呢?蒋秀华来自内蒙古,她对记者说,刚来北京那阵儿,她在雇主家忙家务,休息时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不得已,便跑到给她介绍工作的家政公司,找那里的工作人员聊天。
她告诉记者:“一个人出来,挺压抑的,就跟老师在那里聊天,正好‘打工妹之家’往那里打电话了,说这边有演出,老师说你正心情不好,你也跟着去玩玩儿吧。”
“打工妹之家”是一个服务于女性打工者的公益组织,2011年,十几名家政工组成业余剧社“地丁花剧社”,为此,东城区民政局还专门提供了排练场地,现在,这个剧社已有20多人。
蒋秀华性格内向,过来之后只知道看,一时还没勇气参加进来。剧社的负责人阎成梅告诉记者:“她都是在旁边坐着,给我感觉特别胆小。后来我说你来吧,没关系,我们就在玩儿,她说那我去试试吧,从那儿一点一点加入表演的过程了。”
实际上,大家无论是谁,都没有经受过表演方面的专业训练,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一些热心人士的无偿帮助。来自英国的戏剧演员本杰明·蒂尔教授她们如何用肢体语言表现剧情,令她们受益匪浅。
2012年4月,“地丁花剧社”排练的《我的劳动:尊严与梦想》在北京公演,可就在开场前夕,一名主要演员突然来不了了,导演匆忙决定,由从未上过场的蒋秀华顶替,就这样,蒋秀华的“处女秀”诞生了。
第一次登台获得了认可,蒋秀华有了几分自信,她开始学习打字,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个脚本——《我的第一份工作》,结果被剧社编入话剧《劳动 爱与梦想》,在这部剧中,蒋秀华再次扮演了一个家政工的角色。
随着演技的提高,大家不但能演中国戏,还能演外国戏,比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她们演出的戏剧相继推向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在问,那这些家政工又怎样处理排戏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呢?
蒋秀华说:“就是趁业余时间去背。晚上我不带孩子,我就开始背词儿了,每天都得叨念,每天晚上,每天早上起来都在叨念这个事儿,后来反正背下来了。”
雇主的理解可以使她们更加安心而高效地排练演出,而参加了剧社的活动,这些家政工从言谈举止到综合素质都有所提升,这也是雇主们乐于见到的。几年来,“地丁花剧社”的家政工们累计演出10余场,均获成功,对她们的表现,一些网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戏很简陋,但情感上完全认同”、“有很多不错的地方,很真诚”、“真实朴素的表演,因为是家政工自己的故事,中间有个片段让大家落泪,家政人员的工作现状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真心赞一个!”
这些家政工无论是排练还是演出都是无偿的,有的演出即使售票,票款也都捐助公益事业,对此,她们认为,演戏不但没有耽误工作,还促进了工作,不但可以调剂自己的生活,还让自己感受到一种自身价值的实现。
蒋秀华说:“我就是一天的加班钱我不要,我还是出来,假如说我老在那里,觉得很有压力,没有释放的地方,我出来一天回去,就好像新进到雇主家的那种感 觉,所以我感觉很放松,回去会干好。”另一位家政人员贾慧凤说:“‘打工妹之家’提供了一个戏剧活动,让我们很意外地上了舞台,而且还是北京的舞台,心里 头真是说不出来的感觉,特别高兴,我们真没想到做家政还能上舞台,而且还是我们这一帮做家政工的姐妹,从来没有演艺技能的姐妹,真是很意外的一个收获。”
在《仲夏夜之梦》的台词里,莎士比亚留下了一句名言,叫做——真爱无坦途。毫无疑问,“地丁花”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定也遇到过无数的坎坷和曲折。但 是,她们对于梦想有坚守,她们遇到难处有援手;正是靠着自己的不懈追求和热心人士的大力帮助,她们终于实现了看似难以实现的梦想。这个故事,应该鼓舞着所 有追梦人和行路人——向着目标大胆走,相互之间搭把手,无论走在哪里,脚下都会开满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