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60106 接地气 扬正气

焦点访谈时间:2016-01-06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大家都希望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点,更有意思点,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充实点,文化味更浓一点。而这也正是宣传文化系统现在着力做的事。2015年是宣传文化系统的基层工作加强年。那么,现在大家都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王坝乡大水沟村的乡村舞台,表演霸王鞭的舞者苟正山是大水沟村的村民,他也是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苟正山说:“原先我们只有7、8个人,10个人,现在有30多个人了,光这一个月已经演出了12场。”

苟正山的团队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不仅因为表演形式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康县文体局副局长唐德勇告诉记者:“全县已经建成222个乡 村舞台,在这个乡村舞台,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演出的形式,已经演出810场次。2016年,我们县350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舞台全覆盖,预计演出1350场 左右。”

实际上,不仅在甘肃偏远的乡村舞台,在宣传文化系统“基层工作加强年”中,丰富多彩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城乡遍地开花。这些活动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就是因为满足了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非常接地气。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想接地气,必须务实。在城镇社区,居民们非常看重街坊邻里的关系。包头市乌兰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邻里守望,互助圆梦”活动, 以8支“多彩人生”学雷锋公益活动队和1支心愿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在社区倡导“全民公益”和“全年公益”,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社区居民的日常基本需求。

在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必须在有用、适用、综合、配套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方法。

比如,在安徽金寨县南溪镇门前村有个周家公房老宅,年久失修,几乎破败,当地政府出资修旧如旧,不仅保留了周家婚丧嫁娶、祭祖拜堂的传统,还拓展了其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建成了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民文化乐园。

在重庆巴南区,通过挖掘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家训和茶堂赋予了新的活力。今年年初,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将镇上居民家训重新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家训刻 于木牌,悬挂在门框上;而在巴南区的另外一个镇接龙镇,以“茶堂”之乐交流、分享,以听民意、传声音、解民困,百姓茶堂,是重庆市巴南区积极构建“四堂互 映”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体系的内容之一。而这四堂指的就是梦想课堂,百姓茶堂,家庭厅堂和农家草堂。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杨松表示“‘四堂互映’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旺人气,群众喜闻乐见,有生气,形式生动活泼。”

在位于成都高新区一个街道社区的活动场所,每到周末,附近企业打工的许多年轻人就会聚集到这里。成都高新区某企业员工王远江说:“有些时候心里可能有些压抑,在这里很多朋友,玩得很开心,心情就放松了,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

在这附近,有数家大型企业,常年进城务工青年数量在10万人左右。为保障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文化权利,当地党委政府为务工青年量身定制了“青工文化驿 站”。 在服务模式的探索中,他们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服务。在西园街道的“青工文化驿站”就成立了20多个各类社团,因为有专业的服务机构,他们还建立了“微西 园”微信公众号。

把政府力量、社会力量结合起来,运用政府购买,市场机制,社会捐助和青年志愿者的多种形式,整合了资源,逐步增加了 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目前,成都全市已开放的“青工文化驿站”达到7家,在建的有2家,近20万进城务工青年享受到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 未来两年,成都计划再建设20家青工文化驿站。

让百姓跳舞有广场,表演有戏台,健身有场地,娱乐有器材,阅读有书籍等等,老百姓的这 些要求也不算太高,政府如果真重视,做起来也不是很难。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在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文化生活中,其实更需要政府搭台,真让 老百姓唱戏。咱们过日子,不就是希望物质生活充裕一些,精神生活丰富一些吗?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