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每年的2月到5月都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期,也是防火灭火的一个关键时期。就在4月20日,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发生森林火情。多方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到火场扑救,并组织火场附近农户避险,没有人员伤亡,目前火情仍然在蔓延,扑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怎样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灾,怎样科学灭火、避免人员伤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甚至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个部门提早谋划,部署备战,力图构建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网络。
春季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高发的季节,今年3月27日,云南大理州祥云县清华洞一处林区发生森林火灾;3月14日,四川甘孜州九龙县耳朵村因强对流天气产生雷击导致森林火灾;3月13日,宁夏固原一林场因附近群众祭祀引发森林草原火灾,过火面积约4000亩。
春季本身的火险高发性,加上清明祭祀、疫情之后假期出游的恢复,以及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的趋势,让2021年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
中国森林分布广泛,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森林火灾时有发生。而从我国火灾成因上看,森林火灾大多是由人为原因所造成。今年3月初,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一位农户因为烧秸秆,引燃了马路对侧的杂草灌木,引发了森林火灾。驻地森林消防员和群众奋力扑救,直到当日夜间才将山火扑灭。今年4月1日,广东普宁市高埔镇一山地发生山火,过火面积151.2亩。经查,该山火系一男子及其母亲祭祖焚烧蜡烛、“纸钱”等物品导致。仅仅今年清明前后,普宁市公安森林分局就已先后查处了7宗野外非法用火行为。
为有效管控野外火源,严厉查处违规用火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至12月20日分两个阶段联合组织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国家林草局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火包片蹲点责任制,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大森工集团实行全覆盖包片,与属地共同做好防火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不少地区,耕地和林地往往连在一起,缺乏防火屏障,加上农民焚烧秸秆以及烧火祭祀的习惯由来已久,给火源管控带来极大挑战。压实地方责任链条成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关键环节,数百万的基层护林员和瞭望员正是这一责任链条的最末端,也往往都是火险的第一发现人。
只有两平米多的防火暸望塔顶是魏茂林工作了9年的地方,站在这座海拔1700多米的制高点上,周围5576公顷的森林都是他的瞭望范围,他不仅背下了所有点位图,还利用闲暇时间走遍了每一处沟沟坎坎,因而练就了一副名副其实的“火眼金睛”。在吉林省延边州分布着225个像这样的瞭望高点,保证了森林火情的及时发现率达到95%。其背后是一套融合了人防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森林火险防控体系。
延边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强说:“我们依托225座森林防火瞭望台为基础,构建了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到直升机、无人机空中巡护,到人工瞭望员的人工瞭望和视频监控系统,再到地面专职人员巡查系统,这样一个立体式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的预防体系。”
“空天地”一体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将预防关口前移,打通了预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作为高森林火险区域的吉林省也实现了连续4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的记录。这样的成绩离不开逐年强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员投入,更离不开细化到村屯地块、以户为单位的“严防死守”等禁烧措施。
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扑救尤为困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防火端必须加强源头管控,坚持“打早、打小、打了”,而一旦火情蔓延,则需要及时响应,科学有效灭火。由于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森林草原火灾无法彻底杜绝,避免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就成了必须坚持的底线思维。
2019年3月30日和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连续两年发生森林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惨痛。2020年5月,国务院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督导组进驻四川省开展督导工作,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成立国务院督导组对一个省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专项整治督导。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说:“火灾暴露出的问题既有四川的个性问题,也有全国的共性问题,都需要标本兼治,深入整治,这是国务院开展专项整治督导的根本目的所在。”
今年3月中下旬开始,四川凉山州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2.3摄氏度,降水减少5成,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一度维持在高度危险级别。进入三月以来,凉山州已经发生过数起森林火情,均被及时扑灭,未发生人员伤亡。最新发生的凉山州冕宁县森林火灾给当地森林防灭火体系带来了重大考验。截至4月25日下午,大火已经持续了5天。自接到火情后,四川省、州、县联合指挥部及时组织多路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火场进行扑救,并及时撤离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众,同时,以四川森林消防总队为主力,配属地方力量,利用直升机以及水泵等多种形式灭火。截止目前,冕宁的山火已基本得到控制,并未发生人员伤亡。强化预警准备,科学统筹国家森林消防队伍运用,正是我国今年为防范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2018年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初步构筑起统分结合、部门协同、防中有救、救中有防的新型森林草原治火体系,推动形成“1+1>2”的工作合力,有效处置了山西沁源、云南迪庆、广东佛山等影响较大的火灾。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我国森林草原火灾发生频率逐年下降,由世纪初的年均1万起下降至目前的年均2000起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草原的防火压力也在逐年增大。
应急管理部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夜说:“1998年实施了天保工程之后,可燃物林中逐年累加,每公顷30吨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临界值,可是我们到大小兴安岭去看一看,到长白山走一走,森林可燃物有些植被达到了每公顷60吨,达到了极致。”
可燃物越积越厚,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等一系列因素,也给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防火道、隔离带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地方防灭火队伍建设跟不上等一系列短板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这也将成为未来森林草原火灾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
彭小国说:“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两个大局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以防范化解森林草原重大风险为基点,研究制订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推动标本兼治,健全完善指挥体系、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装备建设和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加强国家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航空消防力量、应急道路、防火隔离带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森林草原火灾呈现出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年均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多起,几乎遍及地球上每一个有森林植被的角落,不仅发生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而且处置扑救起来很困难。所以,虽然现在我们的扑火队伍越来越专业化,装备科技含量越来高,但是对付森林草原火灾,我们最好的办法还是防患于未然。值得注意是,山火多发并不完全是气候变化导致,和人为活动加剧也有很大关系。引发山火的常常不是天雷,有时候仅仅是一颗烟头或是野餐后留下的余火。所以,森林草原防火不只是主管部门和专业队伍的事儿,也是我们大家的事儿,需要我们的自律。森林草原防火,人人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