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市东山村是一个畲族群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30年前,那里的很多村民都散居在深山的茅草屋,以种地为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而如今,东山村不仅走出了大山,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紫菜村。
12月,正是收紫菜的季节,东山村村民兰成章一大早就出海采摘。收回的紫菜,不用带回家,一上岸就会被等待收购的商户买走。
兰成章所在的宁德市霞浦县东山村,现在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紫菜养殖“龙头村”。紫菜养殖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凭着紫菜的养殖和加工,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万多元,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4层小楼。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以畲族人为主的少数民族村,120多户,500多人,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年收入才45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
除了农耕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的村民几乎家徒四壁,只能就地取材,用茅草盖房,很多人世代住在低矮的茅草屋。
黑暗低矮的茅草屋冬天冷,夏天热,但是最怕的还是下雨。风吹、日晒、雨淋,茅草会烂掉,最多3年,必须重新换茅草,而换的这一天必须是个大晴天,要是干不完,当晚就没地儿住,茅草屋里的村民们的生活穷困艰难。
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东山村调研后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屋改造问题。
政府补助、社会集资、村民投工投劳,从1998年 开始,东山村全面实施“茅草房改造”和造福工程搬迁,当地采取精准扶贫的措施,对贫困户全面调查摸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补助标准,交通方便本村群众 居住的茅草屋就地拆除,利用旧址新建砖瓦房,并给予一定补助;对地处偏远自然村的群众,由政府出资,统一安排宅基地建设,集中搬迁至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条 件优越的东山村。
村民们搬到了山下,方便是方便了,但是离开了原来的环境,怎么谋生?怎么找到生活的新出路呢?这让一直生活在大山里,以农耕为生的畲族村民发起了愁。一度,有些老人又搬回了茅草屋,继续种地瓜、稻谷。
要发展,靠“输血”更要靠自己“造血”,当地政府根据本地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引导村民们最终走出一条具有畲族山区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
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到户帮扶,各项精准扶贫措施下,现在,东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与紫菜相关的产业。2009年,全村已有85户养殖户、14家紫菜加工厂,在村支书钟祖钦的带领下,东山村还成立了淳盛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商标,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减少成本、扩大渠道,抱团发展紫菜养殖和加工,年产值已经多达8000多万元。
紫菜产业成了主产业,但是浅海海域面积有限、受气候影响较大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大大影响紫菜的产量,今年,东山村很多紫菜养殖户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很多人的收入甚至只有往年的一半。
为了保产增产,村支书钟祖钦在深12米的海域开辟了400亩试验田,开始试验一种新型的深海养殖技术。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介绍,用新的养殖技术一亩大概可以收到1000来斤,而原来只能收几百斤。钟祖钦计划明年在东山村全面推广这项深海养殖技术。
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像东山村一样,20多年来,宁德市共帮助35.6万人从边远偏僻的地区搬迁到了宜居宜业的新居。2014年,全市农民纯收入11300多元,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
交通不便导致贫困,那就帮他们集中搬迁,搬迁后谋生困难,那就因地制宜,帮他们创造致富门路,精准扶贫,对症下药,让东山村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同 时我们也要看到,脱贫致富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东山村脱贫致富前后历时多年,选对方向,集中力量,还要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滴水穿 石,这才能让一个又一个东山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