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9.3大阅兵,当矫健的雄鹰梯队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广场上奏响了《中国空军进行曲》。这首歌的词作者之一,就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
而在受阅飞行员心中还有一首他们称为“空军进行曲”的《我爱祖国的蓝天》,也是阎肃创作的歌词,已经被空军官兵们传唱了50多年。
阎肃写这首歌词时30岁,那时他和作曲的羊鸣等人一起,下连队当兵锻炼,一连种了四个月的菜,连飞机都没见过。阎肃这才意识到自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补课,于是他们就主动去亲近飞机和飞行员。
除了《我爱祖国的蓝天》,阎肃在60多年来创作的1000多部(首)作品里,有三分之二是写部队、唱部队的,反映军人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阎肃先后两次赴朝慰问走访志愿军,后来又经常深入边关哨卡体验生活,不断创作写兵唱兵的作品。有一年他去西藏,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坐在大卡车里从西宁到唐古拉就走了18天。
在阎肃的创作中,除了军旅作品,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敢问路在何方》作为《西游记》主题歌,家喻户晓,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创作过程中阎老写着写着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了,焦虑着急的他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时,儿子的一句话却给了他灵感。儿子说:“哎呀,烦不烦啊,这都走出一条道来了。”这句话让阎肃想起鲁迅先生写的小说《故乡》:其实地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成了整首歌的点睛之笔。然而能够在关键的瞬间迸出这句话,却不是一日之功。
正如歌词所写的“路在脚下”,阎肃在创作上成功的秘诀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看报、看演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储存信息。
生活中的阎老,足球、桥牌、武侠小说、电影大片,他什么都看都学,并坚信 “五谷杂粮”养人,而他“吃什么都香”,所以有人说,他是学问的“杂货铺”。
而阎老的创作之路,除了勤奋好学之外,与他对人、对生活的深入密不可分。
1962年,受到小说《红岩》的启发,阎肃开始了歌剧《江姐》的创作,他觉得要让后人永远记住江竹筠这样的英雄。为了使作品更加真实,阎肃还住进了渣滓洞七天七夜亲身体验。
对江姐的刻画,光体验老虎凳的惨烈还远远不够,阎肃还实地体会了江姐当时前前后后每一次刑场上都是怎么昏迷,怎么被推进牢房等等各种情形的感受。此外,他还寻访了江姐过去的同事和战友,并进行了多次采访。
经过两年多的反复修改,歌剧《江姐》于1964年9月正式公演,并在当时引起全社会巨大的共鸣,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
歌剧《江姐》在空政文工团上演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包括京剧、话剧、评剧、昆曲等不同剧种的400多个剧团,都把阎肃创作的《江姐》文学剧本,嫁接了各自的旋律曲谱同时进行了公演,形成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大盛况。
阎肃在戏剧领域的突出贡献,2011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一首又一首歌、一部又一部剧,能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留存下来,源于阎肃对生活的触摸,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接地气,聚人气。
博采众长、睿智有道,使得阎老在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中成为“点子大王”,有人把他比作文艺界的“定海神针”,也成了很多导演的主心骨。
在常人眼里早已功成名就、儿孙满堂的阎肃,到了耄耋之年应该颐养天年。但是今年已经85岁的他,又从3月初到9月3日,担任了大型晚会《胜利与和平》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一直坚守在一线,与年轻人一样连续奋战了半年。
艺术恩师、普通一兵,为人楷模、古道热肠,童心未泯、时尚老头,这是人们对阎肃的形象概括。那么,阎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儿子阎宇总结了三句话, 他总在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他心里总装着单位的事儿,活到老、干到老;他总把自己当成老顽童,活到老、宽厚友善乐观一辈子。
很多网友也经常引用阎老在不同时期的一些至理名言激励自己,有人引用了:“人就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努力实现它”;也有人引用了“事无大小,要做就做最好”以及“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阎肃老爷子曾经这样说过:我称得上是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 ‘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这是阎肃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深刻总结,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丰富艺术生命的生动范例,它从根本上 回答了,文艺创造和文艺工作者该走什么路的问题。那条通往成功的路不在海市蜃楼里,也不在空中楼阁里,阎肃的歌词说得好: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