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护目镜告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防护用品的需求激增,不仅医护人员要大量的使用,其他岗位的疫情防控人员也要用;而至于口罩,更是一下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备品。但是在以前,这些用品都是以销定产,生产企业的规模数量和生产能力是一定的。一时间产生的供需巨大缺口如何补上?而且要快!疫情就是命令。一方面,现有的专业生产厂家加班加点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扶持下,一些有能力的相关企业迅速转产,投入防护用品生产,展开“跨界”支援。
3月6日深夜,经过参建各方600多名员工12昼夜连续奋战,一条新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在北京燕山石化建成投产,生产过程进行了直播。“感觉像是无数口罩向我们奔来”,一名网友这样形容。
熔喷布被形容为口罩的“心脏”,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因为口罩需求量激增,而我国熔喷布产能本来就不大,短时间内更是跟不上供给,价格一度大涨。这一次,中国石化和国机恒天集团合作建设新的生产线将有助于缓解熔喷布供应紧张的情况。而这,原本不是中国石化的主业。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说:“这条产业链上,中国石化本来不是干这个工作的。打个比方说,我们从中石化的化工产品到口罩,大概这条产业链上有四个环节。我们相当于是种麦子的,就是生产聚丙烯,中间还有一个叫熔喷料,相当于磨成面粉,再往下擀成面皮就叫熔喷布,把这个熔喷布做成口罩相当于蒸成花卷。”
“种麦子”的为什么要去磨面粉、擀面皮?对于央企来说,走上这条“跨界”支援之路,既是企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
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有关部门对医疗物资进行了全面的复工复产和转产扩产的动员工作。国资委要求各大央企冲锋在前,以战时状态强力推进医疗物资保障。
2月24日,中国石化党组作出决定,投资2亿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苏仪征化纤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疫情不等人,燕山石化的2条生产线决策当天就启动建设,并要求在半个月内完工。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副总经理焦阳说:“这次我们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边采购,施工过程中采取24小时连续作业,在一个狭窄的作业空间内,多工种、多工序,交叉作业,终于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建设。”
除了从上游跨界到中游生产熔喷布,中国石化还购买了口罩机,与产业链企业合作,直接介入了下游的口罩生产。
在湖南云箭的生产车间,两百多台3D打印机正在打印医用护目镜的镜框配件。对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是非常重要的防护物资,也被称为“护医三宝”。但是护目镜因为原有产量低、扩产难,一度十分紧缺。
湖南云箭集团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一家军民融合型企业,虽然有成熟的3D打印技术,但原本生产的主要是特种产品和能源装备等,并没有生产过医用护目镜。
1月31日,公司紧急成立了3D打印医用护目镜攻关小组。
2月1日晚9点,第一件样品制作完成。
接下来的几天,攻关小组一边学习消化国家标准,一边优化设计反复验证。生产线采购、原材料采购也在同步推进。
湖南云箭集团增材制造事业部负责人杨凯说:“7天之内我们完成了数十版方案的优化,一百多套产品打样,最后的定型,还同工信厅、卫健委、药监局、市场监督局汇报,得到了政府绿色通道、优惠政策方面的支持,很快办理了产品的医疗备案。”
前期生产的2500套护目镜,云箭集团全部以无偿捐赠或政府调拨等形式送到了抗疫一线。目前,公司的护目镜日产能已提升到2000套,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国内医疗机构需求,前不久还跟随我国首批援助意大利医疗队发往意大利。
用“战时速度”转产医疗物资,中国石化和湖南云箭集团并不是特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资委统一协调各央企,缺口罩和防护服面料就组织上游企业转产扩产,缺设备就组织企业研制生产口罩机、压条机,尽力保障全产业链的协调运行。
不仅仅是央企,面对医疗防护物资的紧缺,不少民营企业也伸出了援手,跨界支援。这两天,位于山东烟台的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紧急调试口罩生产线。
这家公司所属的舒朗集团原是一家研发设计女装的民营企业,转产口罩已经是他们最近的第二次跨界了。
1月31日,舒朗集团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决定关闭全部女装生产线,成立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紧急转产防护服。要生产医用防护服,技术不是问题,资质却是硬门槛。生产线早一秒开动,防护服就能早一秒送到抗疫前线。
舒朗集团财务总监孙明军说:“那时候已经晚上应该9点半多了,我们通过地方行政审批中心注册,网上沟通。他们详细告诉我们怎么注册,我们把注册的资料通过网上申报了。没想到,那天我记得应该是个周日,都不办公,但是政府特事特办。”
第二天上午九点,人事专员于璐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领到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烟台开发区审核注册的第一家公司,也是流程最快的一家。
几乎是同一时间,舒朗在微信群里向开发区招商局驻点专员发出了求助,看看开发区谁家能有闲置厂房,无菌的。
接到求助,开发区招商局连夜发动全区260多家企业寻找无菌厂房。最终选定了业达孵化中心这片1400平米的厂房。开发区的相关部门当即决定,4个月十几万的房租不要了,免费租给舒朗。
前期生产的近30万件、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防护服舒朗都捐赠到了抗疫一线。随着国外疫情的暴发,舒朗也开始进行国际援助,第一批援助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20万套防护服已经准备就绪。因为在疫情防控战中所做的突出贡献,不久前,舒朗还接到了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出的感谢信。
疫情当前,调动社会力量转产医疗物资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独特的体制优势。
在江苏南京六合区,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口罩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早在今年1月底,六合区就和这家医药企业取得联系,建议他们依托原有的医药生产线,投资建设医用口罩厂,双方很快达成了意向。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发改委主任吕明亮说:“为了保证企业尽快达产达效,我们成立了一个专班,全程为企业代办注册、立项、环评、安评、消防等相关手续。与此同时,针对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的现状,我们及时在本地组织开展了招工,并且聘请了企业进行培训,在第一时间保证了员工上岗。”
2月7号注册,3月7号投产,用时仅仅一个月。目前,这家企业的日均口罩产能已经达到20万只。
在形形色色“跨界”支援的队伍中,既有舒朗这样做服装的,也有上汽通用五菱这样造汽车的、格力电器这样产空调的。既有央企,也有民营企业。正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医疗物资的供应能力快速提高,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不计得失,勇担社会责任,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动能,看到了全国上下共同战“疫”的齐心协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不断成长,为我们打赢这场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就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