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小康生活是老百姓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确定在2020年。为了决战决胜、完美撞线,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制定出新的纲领性文件,全面的小康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得触手可及。
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时提出了这一战略构想。随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小康已经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是一个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 发展的社会标准。
那么这个要惠及所有中国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小康社会到底该符合哪些标准?站在百年梦想的最后冲刺点,十八届五中全会为这一目标要求 做了新的界定。其中最容易量化的一条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虽然离不开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但是这个要求的前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更加注重发展 质量和效益的战略导向和价值追求。而经济发展上的两个“中高”目标,也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同样注重了新常态下规划目标的科 学性。
在这份小康社会的蓝图中有一条尤为引人关注,那就是关于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管在怎样的发展阶段,小康都不可能和贫困挂上钩。既然是惠及13亿人的全面小康,自然要让贫困县摘帽、让贫困人口脱贫。
对2020年小康社会的期待还包括: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等。虽然大家的 收入会比现在普遍提高,但全面小康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成了一个高收入的富裕国家了,低收入者仍然会占一定比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地的经济增速和发展水平还是会有高低之分,居民生活的改善程度也是一样。但可以期待的是,未来的小康社会中将更加注重公平和共享的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即将由我们亲手完成。跑好手中的这一棒既是我们的光 荣、更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