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51029 七彩家园 亲如一家

焦点访谈时间:2015-10-29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在云南大理的洱源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郑家庄。说它出名,是因为在这个仅有125户的村子里,却生活着7个民族。多民族聚居,尽管语言、信仰、习俗各不相同,但多年来他们却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在重阳节这天,郑家庄的村民们正在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们过重阳节,村民们为老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老人们汇聚一堂,有说有笑,欢庆重阳佳节。

  郑家庄党支部书记曲登告诉记者,郑家庄给老人们庆祝重阳节已经延续了20多 年,除了传承敬老爱老的美德之外,村里还有其他的考虑:“一家跟一家有点小磨擦,有点小矛盾,我们就把他们安排到一张桌子上,一个和一个敬一杯酒,喝口 酒,结束了这件事情,从今以后不要再说了。”

  郑家庄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庄,125户人家525名村民中包括了汉、藏、白、傣、彝、纳西和傈僳7个民族。7个民族文化不同,习俗各异,然而,多民族杂居并没有造成村民间的隔阂,多少年来,大家早已和谐共处,水乳交融。

  走进郑家庄,村中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别致的房子,村中还有休闲广 场、湿地公园,民族之间和谐,邻里关系融洽,村民生活富足,2014年村里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1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5年2月,郑家庄被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在藏族书记曲登看来,郑家庄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民族团结是一切的关键。上个世纪60年代,曲登的祖辈结束了游牧生活,搬到郑家庄的时候,这里人多地少,村民们过着贫苦的生活,然而定居在此的汉族和白族帮助了他们。

  曲登说:“我们外来的民族,不懂生产生活的原理,所以收割管理这些方面我们都不知道,在那个时间,村里面的汉族和白族就灌输给我们怎样去种植、怎样去管理、怎么样去收割。”

  由于土地少,一部分村民被迫到外面讨生活,精通药材交易的藏族村民很快富裕起来,80年代初,他们返回村里,开始带着其他民族的村民一起经营药材生意。

  一来二去,各民族之间了解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近。有了民族团结的基础,郑 家庄又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村民团结的制度。2006年郑家庄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获得了25万元的补助,为了更民主,更合理地使用这笔钱,郑 家庄成立了一个村民议事小组,最后决定将这笔钱用来修缮村中的道路。

  除了民主决议,郑家庄36名党员,每人都跟3户群众挂钩,一是为了帮助解决村民家中出现的难题,同时还为了及时了解村民之间的小问题,尽早化解。

  10月中旬,正是栽种当地栽种大蒜的时节,可村民王东初一家因为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大蒜迟迟没有种下,村里的9名乡亲,主动相约来给王东初帮忙。算上王东初两口子,干活的11人里,就有汉、藏、白、彝、傣、纳西等6个民族。

  虽然大家都在互帮互助,但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曲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些年村民大多在外经商,家里田地无法及时耕种不说,村中年迈老人和孩子,都无法得到好的照看。

  郑家庄7个民族融合团结,然而每个民族都保留了自己不同的文化特色,曲登打算 靠着村里7个民族杂居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让在外经商的村民们回到村里,既能在家门口赚到钱,又能照看家中老幼。目前,郑家庄正在建设村中的民族文化展 示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建设农家乐等基础设施。这一次,郑家庄村民小组组长尼玛多吉做起了表率。尼玛多吉的农家乐第一期预计在年底完 成,年后就实现开业。

  如今,因为国家的肯定和地方的政策支持,郑家庄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谈到郑家庄,村民们的脸上都透着自信和自豪。他们还创作了一首歌曲,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梁志敏表示:“在这个村子应该说团结是基础,没有团结就没有发展的环境。再次发展应该是团结的结果,也是团结的落脚点。没有大家的好生活,那我们的团结局面也不能够长期持续地保持下去。”

  在郑家庄,记者还看到了一座造型奇特的凉亭,7个民族的建筑样式和文化符号,都能在这个凉亭上找到。这也是“7个民族一家亲”的真实写照。郑家庄的发展经验也说明,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实现富裕。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