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90815 新中国奇迹 森林覆盖率约8.6%↗22.96%

焦点访谈时间:2019-08-15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中国人对这句话已经是耳熟能详,大家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这个感受的背后有数据支撑,解放前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8.6%,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时间保持在12%左右,而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40年时间里,森林覆盖率从12.98%上升到了现在的22.96%,相当于40年间多了10%的国土面积被绿化,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森林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个奇迹是怎么实现的呢?

黄海之滨,江苏盐城,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外人眼里,这里应该是富庶之地,可历史上却灾害横行。

李志清今年70多岁,是射阳县林场的老职工,据他回忆,当年为了保护家园,全县有十万人参加了防风固沙植树造林的义务劳动。其实,在很多中国家庭几代人的记忆中,义务植树都是一个值得回忆的话题。无论这样的盐碱滩涂,还是沙漠、戈壁、荒山、沟壑……能种树的地方,都有人在种树。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研究,没有人类开发以前的森林覆盖率大概是50%到60%,西边有一个很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耕文明到最后工业文明时代对森林植被都是一个破坏,每次战争都破坏很大,康乾时期到了21%,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的数据是8.6%。”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离不开森林资源。

沈国舫说:“比如修铁路,那个时候都要有枕木,开煤矿都要有矿柱,建筑很多是砖木结构为主,需要大量的木材。1953年就提出了绿化祖国,要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另一方面当时采伐也比较严重。所以1949年开始,到1978年(森林覆盖率)老是在12%左右徘徊,一边在造一边在砍。”

新中国成立的30年里,为了养活几亿人口,长期垦荒种地,牧业生产,也带来了一些地区的生态危机。

沈国舫说:“一个叫水土流失;一个叫荒漠化扩展,国家必须要采取措施。怎么办?1978年中国第一个大型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始了,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横贯了整个北方的一条带,占国土面积42%的土地块上要进行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当时定了一个70年的计划。”

华维光是内蒙古通辽市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退休后,常年在科尔沁沙地拍摄风光。

华维光说:“当时没有植被,全是一片白白的,到处都是沙丘高低起伏,牧民还有放羊的,没有什么吃的,就是在沙丘上游走。”  

科尔沁沙地总面积有518万公顷,据统计,1978年,发生的沙尘暴就有13次之多,到上世纪90年代,土地80%沙化,沙进人退,生态体系严重失衡。十年前,新的一轮三北防护林建设在这里启动。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陈辉说:“在栽树之前设置了一些稻草沙障,把沙子首先固定下来,然后再栽植树木。主要造的锁边林,宽幅几公里的锁边林把沙丘锁到里头,让它自然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休生养息的时间。”

在华维光的镜头里,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沙雨雪,当地群众都在植树造林。利用自然规律科学种植,减少成本,制定相关政策,禁牧退耕,设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片片生机盎然。

逐步恢复植被,也涵养了水土,过去挖下去一米多深都是干沙子,现在却潮湿而丰润,孕育着新的生命,很多动植物在这里找到了栖息地。据统计,2018年这里没有发生一次沙尘暴。十年中,仅科左后旗就有88万公顷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面积增加到24万公顷。

沈国舫说:“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害设防,因势利导,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计划、珠江上游的防护林计划、太行山绿化的工程、平原绿化的工程、平原的农田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一个接着一个。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12.98%,大概每五年可以增加两到三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逐渐增长,森林蓄积量也是在逐渐恢复。”

百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相当于一个浙江省,每五年就有两到三个浙江省的面积被森林植被覆盖。而这些新增的一片片森林又多在环境恶劣的荒山、沙地、沙漠边缘,条件之艰苦、地域之广,令人难以想象。

多年来,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传奇。他们一代人老去,年轻的一代紧跟上来,一代代锲而不舍,为了生存,也为了希望。到2000年,三北地区风沙肆虐的局面得以扭转,大约50%左右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促进了农业的稳产高产。一边在植树造林,另一边长期被生产生活所破坏的植被也在陆续恢复。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停止了天然林的商业性砍伐,在保证18亿亩基本农田红线的同时,退耕还林工程也有序地展开。腾大永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农民,承包了35亩土地,过去一年忙到头也没什么收入。

2013年,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下来了,五年每亩补助1200元,另外还有300元的苗木费。腾大永决定利用这个政策种植塞外红小苹果。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已经达到22.96%,接近了国土可植树面积的极限。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则消息,据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年间地球正在变绿,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就在人们一片惊呼的同时,中国的森林和林业发展,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当年,李志清老人参与种下的这一片滩涂森林,为了保证存活率,树种选择的是刺槐,既不美观也没有什么经济价值,而这些年来新的理念主导着新的行动。

昔日种下的百万亩海防林,正在成为人们休闲憩息的越来越美的国家森林公园。

沈国舫说:“已经绿化的土地现在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森林质量不高,有的地方树种要改变一下,有的地方树林结构要改变一。森林本身是多功能的,它既有生态功能,也有生产功能,也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把每一片林子都经营到理想的地步。”

从80年代初的12.98%到现在的22.96%,10%的国土面积从一片荒芜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现在所有的绿化造林,防护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体系当中。十八大以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启动,实施5000多万亩,19.44亿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全国天然草原面积近60亿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5.3%,全国湿地总面积8.04亿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9.03%。

山绿了,水清了,越来越多的珍稀动植物回归到人们的视野里,与我们一起和谐相处。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拍到了已经濒临灭绝的中国独有的震旦鸦雀的身影。

江苏省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副主任刘军说:“九龙口地区的鸟类由原来的68种增加到现在的136种,特别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和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唐伯平说:“震旦鸦雀对环境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第一如果有环境污染它就很难生存;第二需要人为干扰因素比较少,震旦鸦雀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多,从原来的十几只到几十只,到现在的一百多只,说明了人与自然是同一个生命体。”

到今天,我国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11000多处,保护了全国85%的野生动物种群、近200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物种、65%的高等植物群落。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越来越和谐与美好。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人类和这个生命共同体唇齿相依。从以环境换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国人经历过环境被破坏、山水被糟蹋的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绿色。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这是为了今天人民的幸福,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