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市中心,有一片面积达38公顷的历史文化街区,叫三坊七巷。它形成于晋、唐,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林 则徐纪念馆以及沈葆桢、林觉民、冰心、严复等众多名人故居,其中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一个省会城市的核心区域,拥有这么大一片古街老巷,如何保护好、 利用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曾的先辈曾宗彦曾在清光绪年间担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由于主张步兵操演的变革,而被誉为“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的后代曾世康介绍:“我 们三坊七巷出了450位的读书人(名人),面积不大,才600亩的土地,也就跟北京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状元出了3名,榜眼出了2名,进士出了151名,举 人出了300名。”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老城的中心区,四周高楼林立,是福州市仅存下来的一片古民居。三坊七巷由南后街做东西分隔,西边七条窄巷,东边三个坊。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入将相的所在。左宗棠、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印记。
上世纪80年代末,福州市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当时,包括三坊七巷在内的老城区被纳入改造范围,一排排旧民居被推倒,一栋栋高楼竖立起来。眼看三坊七巷西北角的林觉民故居已经拆掉了门头。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黄花岗起义前夕,他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与妻书》,至今广为传颂。当时的林觉民故居是福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城市开发的热潮,让人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1990年年底,福建日报一篇《林觉民、谢冰心故舍不容再拆》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3月,刚上任不久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专门组织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明确表示保护文物是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问题,遍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坊七巷才最终得以保留。
虽然三坊七巷完整保留了下来,可是,大杂院里私搭乱建,有保护价值的房屋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完全就是一片现代都市里的棚户区,要想保护性修 复,其投入甚至比推倒重建还要大,工程还要复杂。怎么保护、怎么修复,2006年,《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出炉,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逐步启 动,总的原则是,三坊七巷要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完整地保留下来。
三坊七巷汇集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年代不同、高矮错落、形态各异,在修复时,不仅要恢复原有院落的风貌,还要尊重固有建筑的风格,甚至连用料都要跟当时的建筑材料保持一致。
三坊七巷原来的3800多住户在这次修复工程中大部分搬迁,剩下的116户原住民,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新修了下水道、卫生间,甚至每家每户还安装了火灾报警器。
三坊七巷的修复工程耗时三年,福州市政府总投入达到了43亿元,成为全国古街古巷中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修复后,三坊七巷原有的 文物得到了保护,完整再现了 51个名人故居,建成23个博物馆,三坊和七巷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民居特色,南后街延续了原有的商业功能。2009年,焕然一新的三坊七巷开街迎客。
去过三坊七巷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可见,三坊七巷不仅是古风浓郁的街区,更是中国近代名人的聚居地。林则 徐、严复、林觉民、郁达夫,他们开风气之先,为当时的中国积极奔走。现在,在三坊七巷,这些先人的思想传承并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停滞,保存下来的名人故 居向游客开放,已成为很多游客的首选去处。
与坊巷间的名人故居获得好评有所不同,分隔坊巷的南后街虽然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商业街,但在2009年再次开街后却引来不小的争议。作为一条商业街,南后街从开街到现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就经历了好几次经营业态的大调整。
林宇是米家船装裱店的第四代传人,他们家已经在三坊七巷开店150多年,南后街开街之初,引入的大多是福州传统工艺和产品,字画装裱、文房四宝,虽然与老街看上去很和谐,但却生意清淡,很少有人光顾,南后街也少有人气。
很快,商家为了生存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一时间,义乌小商品潮水般涌入南后街,这里又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小商品一条街。这一次人气旺了,顾客多了,可是反对意见却接踵而来。
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其实已经背离了三坊七巷当初保护的初衷,没有了文化特色的南后街就像一只落架凤凰,令人惋惜。那么南后街到底应该经营什么,应该成为一条怎样的商业街呢?
市场不能无序发展,需要实时引导,2014年,部分商铺合约到期,在新一轮招商中,管理者进行了业态大变革。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董 事长谢谦华介绍:“没有文创元素的小商品,我们就不会去引进他们。或者还有纯粹的一种销售,摆柜台卖东西这种的,没有任何创意的业态,也不是我们所欢迎 的。我们在调整业态的时候,也着力引进了一些比较时尚的,比较休闲的比较优雅的这种业态。”
有了这种业态调整的迫切要求,管理者在招商过程中特意设置了门槛。现在不是有钱就能在三坊七巷租到商铺开店经营,而是要在业态上符合管理者的要求。一年时间里,除了一些商家租约还没有到期仍在经营外,绝大多数小商品商店已经退出了三坊七巷。
管理者业态上的调整也带动了商家思想上的变革,各种文化创意产品也纷纷出现在南后街。传统的油纸伞做工精美,却不实用,经营者就把这种传统工艺 用在了灯具上;传统的箱包已经很少有人定制,就在客人定制的时尚箱包里加入传统元素。这种融入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箱包不仅受到顾客的欢迎,还登上了2015 年的纽约时装周。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南后街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谢谦华告诉记者:“我要调整一部分的空间出来,做众创的一个空间,就是要吸引年轻的设计师入住进 来,他要在这里产生思想风暴,来研发他们的一些产品。对民间的这种手工艺,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扶持他,但一定要在现场跟游客有互动,这个才能吸引游客 的兴趣。”
在南后街,你可以买到民间手工艺人制作的脱胎漆器、软木画、油纸伞,找到传统的书坊、裱褙店,吃到福州的百年老字号小吃肉燕和鱼丸。悠闲地喝一 杯咖啡、转一转清新文艺范的书店。从游人如织的南后街拐进坊巷里,古香古色的建筑和石板路立刻让人转换心境,走在里面,耳边是书院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眼 前是先人们的精神足迹,畅游、神游、闲游,无论你是什么目的,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
三坊七巷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 馆”。三坊七巷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才是它真正的根基,是它最大的本钱。城市要发展,决不能丢了根基和本钱。对 于历史文化街区,该保护的,必须严格保护;能利用的,应该有效利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构成了每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底色,美丽的图画,应该描绘在这底色 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