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尤其是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已经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空间版图上四大战略已经完成布局,这四大战略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成为这次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邵志清是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展。今年他提交了一份加快推进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的建议。
邵志清说:“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非常高兴。对外有“一带一路”,对内有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再加上这次的长三角一体化,形成了比较协调的一种布局。”
长三角一体化的呼声由来以久。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常住人口超过2.2亿,是全国的1 / 6,2018年经济总量超过21万亿元,是全国的近1 / 4,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一直在推进。在省市层面,去年,三省一市就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并出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很多代表委员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这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成布局,将对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说:“三个区域一个带,形成了中国下一轮创新发展的大区域发展格局,这是了不起的大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说:“1+3长江经济带加上三个城市群,差不多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它是1+3的格局,是中国经济的精华所在,最主要的产业基地,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度最高的一个地区,所以它也是未来中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动力源。”
对于新的四大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作了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落实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提出了四大覆盖全国的板块总体布局,分别是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那么,在四大板块基础上又提出并实施新的四大国家战略意味着什么呢?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说:“就像改革开放的40年在制造一辆大汽车,框架、结构、模式都有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长三角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到长江经济带这四个引擎,恰恰是中国经济正在高速行驶的一辆汽车的四大引擎,四个发动机,先把发动机搞起来,然后才能推动这辆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前进。”
在国家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四大战略中最早实施的。五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转移、协同创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三地交界地带的断头路正在加快打通,“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形成,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人流、物流更加便捷,大量产业转移到河北天津布局,产业链获得了更大延伸空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北京的大城市病得到缓解。协同发展五年来,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京津冀三地的经济质量都得到了优化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李丽华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我们沧州来说受益匪浅,到目前为止转移到沧州的项目就有一千多个,比如说北京现代汽车四工厂落户沧州,给我们带来了千亿规模的汽车城;另外生物医药产业园有一百多家企业入住,给我们带来几百亿规模的投资;北京的动批、大红门商贸转移沧州,也给我们商贸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项目落地使得我们沧州的产业进一步优化。”
河北沧州距离北京不到200公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之前,两个城市没有太多的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之后,在北京的周边,像沧州一样,有10多个河北的大中小城市加快融入到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目标就是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培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打造城市群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说:“城市群指的是什么?就是一个中心城市,或者若干个两到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形成的城市集合体,它往往通过高速通道进行连接,然后把各种要素集聚在一起,有深化的产业分工,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也有强大的创新外溢作用。城市群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或者对一个国家来说,它是国家发展的主力队员。”
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说:“应该说现在国际竞争,区域竞争都进入了一个群体竞争的新时代,中国跟海外竞争,国内之间的竞争,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不是上海跟广州,而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跟京津冀之间的竞争,是我们这个城市群跟日本东京那个城市群之间的竞争。”
专家指出,目前,城市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方向。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进入国家视野的城市群有19个。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是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中,同时也强调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是主要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说:“如果放眼全球,从区域上来说,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创新中心都集聚在什么地方?仔细看,都集中在城市群,世界型的城市群。比如硅谷,它主要是在旧金山湾区的城市群。”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说:“所谓世界级城市群就是影响世界的城市群,既然影响世界,就得有影响世界的战略性通道,战略性资源和战略性产业,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战略性通道、战略性资源跟战略性产业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更大范围的参与国际分工,在分工的背后实际上是要不断抢占国际规则的制定权跟国际的话语权。”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排名前列的世界级城市群有5个,分别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和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有时也被称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说:“我们中国未来有多少个,会不会出现世界级的城市群,有多少个,不取决于这个城市群的本身,而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现在中国经济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一定会出现若干个世界级的城市群,里面肯定就有一个主要的城市,会成为世界城市或者全球城市。比如说长江三角洲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上海首先要成为世界城市。”
世界级的城市群必须有世界级的中心城市引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都被寄予厚望。专家指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说:“我们国家在未来30年就会逐步按照城市群的战略,逐步按照经济版图地区分布,通过城市群的带动逐步打造每一个地区跟板块之间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带、经济增长群,最后到经济增长轴,让我们所谓的‘点线面’最后形成一体化,这是我们中国发展大的战略布局。”
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还对区域发展中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四大板块如何提升,新的四大战略如何落地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秦和说:“在新时代中国的经济版图中东北振兴依然非常重要,建议对东北采取特殊的人才扶持政策,有计划补充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宋勇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国家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可优先选择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打造示范区和样板区。”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特点优势就是在创新和高端制造以及金融服务,还有科技创新方面、高科技发展方面是领先的。所以我觉得未来发展一定要结合这些特点,尤其在未来产业互联网结合方面,大湾区是有巨大优势的。”
强有力的战略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中国经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是为了破解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四大战略的顺利推进,整个中国经济将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