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我国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驼铃阵阵,商贾穿行,欧亚交汇,民族融合,为这里留下了多元的文化、深厚的历史。在这里你可以在大漠戈壁上触摸古迹,感受历史沧桑,也可以体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还可以领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各民族文化不仅有着鲜明的特色,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增添了色彩,丰富了内涵。现在新疆的文化保护得怎么样?如何传承和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发表了《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
《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对新疆的文化状况进行了阐述,共分为六个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语言文字广泛使用、宗教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这是我国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新疆文化。
新疆社科院哲学所所长木拉提·黑尼亚提说:“《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坚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自信所取得的成果。”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地区。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互学互鉴,助推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怀抱中进一步发展。
说到语言文字,新疆是多语言、多文字地区,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繁荣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经验。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1982年,“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5年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规定“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民族成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交往日渐频繁的需要,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随着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可以沟通,才能更好地把握商机。
喀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教师刘永娟说:“孩子们从刚开始说话发音不准,名字不会写,字也不认识,到现在名字会写了,话也能说了,而且能够跟我很流利地交谈了。”
学习普通话靠死记硬背,孩子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喀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就想到设置轻松的课程,比如快板。
在孩子们的影响下,父母们也跟着学起了普通话。
在新疆,中国政府鼓励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既要求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居民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尤其重视基层公务员、新录用公职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双语学习。
新疆文化遗产丰富,中央政府和新疆地方政府不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新疆有各级文物保护机构189个,文物保护网络基本建成。截至2017年,新疆文物点9542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8处。文化文物系统现有博物馆93个,馆藏文物45万件/套。不仅如此,新疆考古发掘的成果也是中外瞩目。
众所周知,西汉中央政权曾在西域的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百余年来,寻找西域都护府遗址成为考古学、历史学者的梦想。从2015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考古所等机构的专家通过综合史地研究、文献考证、遥感探物等传统及现代研究方法,探寻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
经过探寻考古专家们初步认定西域都护府遗址的地理位置就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境内。西域都护府遗址地理位置的确立,不仅是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历史明证、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文化认同的关键地标和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新疆,不仅是文化遗产,当地的民俗也充分被尊重并得到传承。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各族人民都能享受法定假期。
文化发展的核心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政府支持新疆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学艺术创作和新闻出版繁荣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实力,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丰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新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截至2017年,新疆有公共图书馆112个,博物馆和纪念馆173个,美术馆57个,文化馆119个,文化站和文化室12158个,有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台(站)302个,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1%和97.4%,有体育场地29600个,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疆作为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和“出版博览会”等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近年来,新疆还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文科技交流。
《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新疆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新疆文化呈现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许建英说:“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来,在我们国家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大力努力下,新疆的各项文化事业从规模、深度、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这种文化也呈现出了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新疆文化也紧跟时代潮流,最新的文化式样,最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新疆都得到了同步发展,这也是非常可贵的一种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和发展现实。”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华文化就是贯穿始终的精神纽带,是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用它们的独特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源源不断地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从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中汲取着发展的动力,这是历史,是今天,也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