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那些为我们美好生活默默付出的人值得尊敬,杨雪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重庆的一名交警,但就是这样一个工作和生活中都让身边人竖大拇指的人,生命却被永远定格在了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年仅41岁。他为什么会勿匆而去?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2018年2月18日,大年初三,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路巡逻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半个小时前刚刚纠正了一起摩托车超载的违章,没想到接下来就发生了监控拍下这样一幕:犯罪嫌疑人尾随杨雪峰,趁其不备朝他腹部、颈部连刺数刀。杨雪峰当即血流如注,但他紧抓歹徒的手始终没有松开。歹徒的刀被打到地上,协警唐康赶来支援。
唐康看地下有两滩血,问杨雪峰:“那血全部是你一个人的吗?”
杨雪峰嗯了一声,嗯的这一声是杨雪峰生前最后的话语。
血一直在流,但杨雪峰始终没有放弃和歹徒殊死搏斗。
整个过程没有伤及周边群众,而杨雪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追悼会上,战友们最后一次向他告别。后来,随着杨雪峰事迹报告团的宣讲,越来越多的人被杨雪峰的故事深深触动。
在杨雪峰牺牲后的这半年多时间,他身边的战友、亲人以及和他生前有过交道的人,在悲伤痛惜的同时也在缅怀他的过往。一位普通警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壮烈殉职,在忠诚和担当的背后,作为人民的警察、父母的独子,爱妻的夫君,他该如何忠孝两全?
杨雪峰1976年出生,20岁入警,22岁入党。他所在的石船公路巡逻大队隶属于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作为代管政工的副大队长,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杨雪峰每月有15天要到路面执勤出警。
他办公桌上的工作日志,定格在他牺牲的日子,安排工作的版面上仍留有他的字迹。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路巡逻大队大队长黄长富说,杨雪峰调到石船公路巡逻大队一年来,业务能力非常强,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宣传单就是他编写设计的。对战友也非常关心,一心为民,老百姓送了很多锦旗,其中一面是唐兴奎送给他的。
唐兴奎去年车辆没有按期年检被杨雪峰纠正违章,当时唐兴奎着急办事情绪暴躁。跳起来跟他吼:“你扣我车做什么,我又没犯法,我这个车是正常使用的,你们就是想罚我款。”
杨雪峰说:“大哥你要知道,你这个车现在是属于违法使用。”
唐兴奎没有想到,三天过后,他接到了杨雪峰的电话,督促他尽快去年检,不然万一出了事保险公司不赔。
这下唐兴奎转过弯了,听从了杨雪峰的劝告,给车辆做了年检。
唐兴奎说,当时自己那么暴躁,杨雪峰都没有发火,还提醒他去年检,杨雪峰是个好人。
唐兴奎的经历是杨雪峰平时路面执法的缩影,而“这个警察是个好人”,更是许多驾驶员对他的评价。
2015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刘盼跟杨雪峰一起执勤,离跨年还有一个小时左右,他俩巡逻到区府十字路口,正好遇到一个事故。
那时已是副大队长的杨雪峰按照惯例,会在节假日带班执勤。家住外地的罗女士开车回重庆过年,没想到开着开着车突然冒起了白烟。
正在执勤的杨雪峰紧急处置,为车辆降温,为水箱加水,直至确认可以打火开动。走的时候让她注意安全,一定要开到修理厂去检查。
事情过去三年多了,罗女士刚刚知道杨警官的名字,但当年的除夕夜好警察带给自己的温暖和感动却难以忘怀。杨雪峰从警二十余年来,执法时有力度,处置事件有温度,但他更注重在执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段去年11月杨雪峰执法记录仪记录的影像显示,当时查扣了两辆超载车,一辆7座的私家车里载有15名孩子。其中一辆超载车和驾驶员是印盒村的,他们是在违规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过程中被杨雪峰发现的。
纠正超载车辆的违章行为后,杨雪峰首先想办法调集包括警车在内的车辆送孩子们回家。
石船公路巡逻大队管控着324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十多个渝中区那么大,事故预防是他们工作的重点。印盒村有几十名学生在统景镇中心小学上学,路途有十几公里的山路,当晚孩子们都送回家了,孩子们以后上学接送问题怎么办?为此,杨雪峰又马上协调当地政府,村委会和农村客运部门,解决孩子的上下学接送问题,增加了三辆车。
杨警官的一次纠正违章的执法,促成了印盒村接送小学生校车问题的彻底解决。
同事们都说,工作上杨雪峰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水平,有温度的人,而在生活中他是妻子的好丈夫,父母的好儿子。
在杨雪峰的父母家,处处都能看到他的孝心。父亲身患骨癌,做过九次化疗。父亲弯腰扔垃圾不方便,他专门买来齐腰高的垃圾桶,腿脚不利索,为父亲准备了家里用的、院里用的、和出远门用的三种手杖。母亲三十年严重的糖尿病,手脚经常龟裂,他怕妈妈经常洗抹布伤手,为妈妈准备了一箱湿纸巾。作为孝子,雪峰对父母无微不至,但作为警察他却从来不徇私情。
杨雪峰的父亲说,有一次一辆摩托车违章了,他追到北碚区,追了30多公里。他的亲舅舅违章也要罚两百,一视同仁。还有一次父亲的战友让他帮忙,杨雪峰没有答应。
军人出身的父亲对儿子秉公尽职深深理解,并没有埋怨。
这是杨雪峰的家,在法院工作的妻子考虑到儿子年幼,也为平复自己的情绪,很少回来居住。可每次回来仍会触景生情,含着泪,带着笑,满满的回忆,让人动容。
二十年前重庆晨报的一篇摄影报道中,把走丢的孩子交到父亲手中的警察就是杨雪峰。当年只有三岁的汪泽民,受杨叔叔的影响,报考了警校,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警察。早在警校的时候,汪泽民就在一直寻找杨雪峰叔叔,想象着与杨叔叔见面的情景:把报纸送给他,然后给他敬个礼,唱起那首歌“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