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不久前一位平凡的老人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要求连骨灰都不要留,干干净净地走。他叫周智夫, 曾经是一名新四军战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建国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甚至连子女一度都无法理解。他用漫长的一生践行了对党的忠诚。
“我被敌人打中胸部,血马上流到喉咙里,我喘不过气了。那个小战士被打中了腿,他的年纪很轻,只有十六七岁。”这是周智夫老人去世不久前在病床上跟小女儿的一段谈话录音,讲的是周智夫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国民党妄图逐个击破,把新四军歼灭在黄河以南。1946年,苏皖地区的新四军遭到国民党部队的大规模围剿。当年只有21岁的周智夫跟随着部队一路浴血奋战,在他当年的战友卢辉看来,那就是生死突围:“敌人四面包围,西面是津浦路,北边是陇海路,南边淮河,东边是运河,一个口袋形的,敌人十几万兵力,我们才不到两万人,一面打一面撤退,不撤退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年战争的残酷,让亲历者即使在七十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卢辉说:“生死攸关,淮北撤退最危险,撤退不了就要被敌人俘虏,打死。地方干部牺牲五千多,我们撤到淮北以后才保存下来,很多战友都牺牲了。”
时任连队指导员的周智夫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击中左肩,子弹穿过他的胸部,又伤到他身边一位17岁的战士。战友们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抬着负伤的同志往北撤退。历经7次手术,切除右肺三分之二,摘除一根肋骨,周智夫最终被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可是那位受伤的17岁小战士的救治却没有成功,不幸牺牲了。成功突围后的这部分新四军随后继续转战南北,直到新中国建立。
这批自称“战争年代的幸存者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以重新相聚,卢辉见到了当年的战友周智夫。
这名年仅17岁的小战士,和那些抬着他这个重伤员转战东北的战友们,成了周智夫一生挥之不去的思念。报党的恩情是他坚定的信念,“忠党爱党,以身许国”,参加革命时立下的这份誓言,周智夫坚守了一辈子。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周智夫经历十多次部队整编,四次跨省搬家, 二十多次换岗位,逐步晋升成为一名副师职的军队干部,但严格要求自己,为党奉献一切的信条从没有动摇过。五个子女的就业,他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打过一次招呼。
当时国家有相关调动政策,按照周智夫的级别,孩子提的要求并不过分。
而周智夫对孩子们说,不要跟,跟着爹妈干什么,早晚自己还要得到锻炼。
严格的家规下,子女们工作起来也都很“拼”,他们也像父亲一样,勤奋做事,干净做人。
离休之后,周智夫住进了二炮的干休所,漂泊多年,他的家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但周智夫没有变,衣服能穿就穿,馒头没发霉变质就吃下去。
在别人眼里,周智夫不仅有不合时宜的“抠门儿”,还有几乎不近人情的“自私”。多年来,他的药是公费医疗,绝不允许没有工作的老伴儿跟着沾光。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抠门儿、自私”的老共产党员,却留下了一份出人意料的遗嘱: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工资12万元交给党,做党费。在身体不好的时候,他催着女儿赶紧去办。
在病床上得知大额党费交给党组织之后,周智夫很欣慰。
周智夫去世之后,孙辈们才从他的经历中开始更深地理解他。
从周智夫家到干休所的党课教室,不到两百米的距离,是这些年周智夫走得最多的路。早年在战争中落下甲级三等残疾,离休后身体并不好,所里组织的外出游览活动他没有参加过,但是上党课他几乎没有落过一次。
正因为看到干休所里有周智夫他们这样一批老党员、老军人,生动地体现了党和军队优良传统的光荣作风,在这个干休所里开展了“老干部做新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的“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很多年轻人得到革命前辈们手把手、面对面的亲身教育。
周老从残酷的枪林弹雨中走来,是共和国的有功之臣,可战争结束后他却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为自己捞取哪怕一点一滴的私利。他“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从严律已、一辈子艰苦朴素”,他用一辈子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