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现在很多地方墓地越来越贵,加上丧事大操大办,有人开玩笑说,真是死不起。位于沂蒙山区的山东沂水,过去家中有人去世都要披麻戴孝,葬礼程序繁琐;一场白事办下来,不仅死者家属不堪重负,就连亲戚朋友都得花不少钱。而且死者一般都安葬在自家的责任地里,长期下来,耕地越来越少,又形成了死人和活人争地的矛盾。
3月16日,山东省沂水县西李家庄村一位79岁的老人去世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为他举办了庄重而简朴的葬礼。
在现场,参加葬礼的人没有披麻戴孝,只是在胸前佩戴小白花;而且,从祭奠、火化到安葬完成,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整个过程包括车辆运输、遗体火化、骨灰盒、公墓的墓地全部免费,逝者家属没有花一分钱。从去年5月份开始,村里的丧事都是这样操办的。
在农村,操办一场葬礼被称为白事,是庄户人很重视的一件事。按照沂水殡葬的习俗,“当天去世、当天火化、当天安葬”。但是过去办场白事并不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首先没有公墓,家人去世,大多葬在自家的责任地里。虽说也火化,但通常将骨灰盒装到棺材里再下葬,这样的坟占地面积可不小。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人多地少。这样建坟,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过去也有的村为了节约用地规划统一墓地。像道托镇胡家旺村,就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将一个面积为25亩的山头作为村里的公用墓地,用完之后,老百姓向周围扩散,占用了耕地,加上分散的坟墓,现在大约占用了一百三四十亩地。
胡家旺村10个村民小组,1386口人,可耕地面积1625亩,人均不足一亩二分地,而坟头墓地就占去了将近十分之一的面积。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坟头随处可见,有的责任地里,坟头墓地甚至占了一小半。
沂水县马站镇天桥官庄村村民杜明峰说:“亲人、自家人去上坟,到处放火,烧纸啊,烧那么多纸,也很不安全。”
不仅墓地占用耕地,祭拜的时候不安全,一场丧事的流程也极为繁琐和复杂。砌坟、做棺材、火化、上五七坟,还有的要上百日坟、三年的祭日等等,亲戚朋友每一次都得来,还要送礼金。
道托镇胡家旺村村民胡法诗说:“经济压力很大,以前都得借钱,不借钱办不起。你不走这个流程,别人笑话,觉得丧事都办不起了。”
办丧事流程复杂,经济压力大,费事费钱还耽误工夫,谁都不愿意,可谁也没办法。
中共沂水县委书记薛峰说:“这个时候就需要党委政府出面来牵头解决这个问题,去顺势而为,因势利导,2017年5月10日,我们开展了这场殡葬改革。”
然而殡葬改革毕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搞不好不仅老百姓不接受,还会弄巧成拙,改什么,怎么改才能让大家接受呢?县里决定首先建公墓。
山东省沂水县民政局副局长、沂水县公墓管理中心主任贾文勇介绍:“公墓建设规划特别重要,我们从国土、林业还有规划这些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规划审核小组,对乡镇的选址我们逐个审核把关,保证既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又符合国土、规划、林业的要求。”
道托镇这一次共规划建设了三处公墓,其中的龙山公墓是原来胡家旺村的集体用地。龙山公墓规划面积20亩,辐射周边11个行政村。一期建成306套合葬墓穴,可以安葬612个逝者,大约能供10年使用。
两个月的时间里,包括改扩建和新开工建设,沂水全县19个乡镇街道完成了110处公墓的规划和一期建设。有了安葬的地方后,沂水县又出台了个新政策,那就是殡葬全免费。
沂水县委县政府算了一笔账,全县每年去世8000人左右,按照过去的殡葬习俗,大约需要花费2亿元。殡葬全免费之后,县乡两级财政在第一年要拿出7000万元一次性投入修建公益性公墓,此后每年只需要拿出2000万元就可以保证殡葬全免费政策的实施。
公墓有了,政策也到位了,接下来也就到了最难的一步:公墓修好了没有人进怎么办?贾文勇说,那样的话就白干了,殡葬改革也就失败了。
2017年6月2日,马站镇天桥官庄村杜明峰的父亲去世,老人是沂水县推行殡葬改革,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之后村里第一个去世的。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上门做工作,希望杜明峰把父亲安葬到刚刚修好的公墓里。
杜明峰同意了,村里又找到杜明峰的弟弟杜明国。没想到,弟弟的态度跟哥哥截然相反,反对把父亲安葬在公墓里。
原来,弟弟杜明国担心父亲第一个到公墓安葬,村里以后再有人去世不去公墓怎么办。另外,兄弟俩的母亲7年前去世,已经安葬在别的地方了,现在父母亲没有合葬在一起村里人也会议论。
沂水县马站镇天桥官庄村支部书记刘铸江跟杜明国解释,公墓在建设的时候就预留好,有双穴的。
合葬的问题解决了。刘铸江还告诉杜明国,以后村里去世的人,都会进公墓安葬。杜明国又提出,丧事还要像以前一样,披麻戴孝。刘铸江说,要简化,尽量不要铺张浪费,现在流行白花黑纱。杜明国说,要是刘铸江把黑纱白花弄来,他们就不披麻带孝了。
刘铸江赶紧跟镇里联系,镇里派人连夜到县里买来黑纱和白花,刘铸江又冒雨送到杜明国家里。刘铸江说:“回来一看他们确实有点感动,说好,这个听你的。”
沂水县过去办丧事还有烧纸扎——也就是纸房子、纸车子、纸马的习俗,杜明国在刘铸江和红白理事会的劝说后也都取消了,并且把过去繁琐的丧事流程都简化在了葬礼这一天完成。
有了这第一例,让老百姓看到了新的丧葬方式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好处,渐渐的,大家也开始接受了。
刘铸江告诉记者,杜明峰、杜明国的父亲去世以后,村里到现在为止又去世了4位,也都是按照这个程序走的,都进了公墓。
不仅天桥官庄村,其他村镇的人们也开始接受这种新的丧葬方式。尤其是一些贫困户家庭,殡葬改革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袁丽是前南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在去年6月被查出得了尿毒症,家境本来就不好,丈夫大半年的治疗更是让家庭欠下了六七万块钱的外债。今年2月份袁丽的丈夫去世,村里红白理事会听说后,第一时间赶过来帮忙。
袁丽说:“现在改革了,什么也不用买了,火化也不要钱,坟墓也不要钱,都是国家给弄的,就弄好了。国家这种改革方法,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的话,是最大的帮助了。”
山东省沂水县四十里堡镇西李家庄村村民、红白理事会成员李长亮说:“老百姓现在都看着很好,都拍手叫好,都说现在政府出了殡葬改革这个(政策)很好,省钱省力省工。”
沂水县马站镇天桥官庄村村民刘汝生说:“别说对当代,对以后子孙后代都有好处。”
新的丧葬方式大家都说好,但对于过去已经安葬在耕地里的散坟,沂水县希望能用新的丧葬方式的效果,逐步带动更多老百姓自愿将已故亲人迁入公墓。
薛峰说:“通过改革,殡葬方面的陈规陋习得到了有效根治,同时我们解决了一个群众普遍关注的死不起的问题,让每一名逝者逝有所安。”
据沂水县民政局提供的数字,从2017年5月10日到现在,全县去世7700多人,到公墓安葬的有7300多人,安葬占地20亩。土地部门测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原来的安葬方式,这7000多人至少得占地290亩。使用公益性公墓后,节约土地270亩。殡葬全免费改革节约了土地,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减少了经济压力;对于政府来说,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支出,但是,这样的支出非常值得;而丧事简办对于全面推进移风易俗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