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云南的一些地方,山高路远,环境恶劣,除了土豆玉米,也不适合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让这样的地方脱贫无疑是个难题,那么,这些地区能不能因地制宜拔掉穷根呢?最近记者在云南省重点贫困村昆明市东川区李子沟村进行了调查。 李子沟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乌蒙山区,风景秀丽;但是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所以直到现在,村子里一多半都还是贫困人口。 李子沟村五个村民小组总共有223户村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68户。 李子沟村在乌蒙山区云南段最高峰牯牛山的半山腰,海拔达到了2600米,只能种洋芋,村民吃不了就背一点下去卖。 2015年,李子沟村所在的东川区铜都街道派出的扶贫工作队到了村里,工作队的任务就是要让村里168户建档立卡户在2018年年底前全部摘掉贫困的帽子。 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寻找脱贫的办法。 开始种了一些经济作物,像李子、核桃还有其它农作物,但是都没有起到效果,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走了一段弯路之后,工作队把目光聚焦在了李子沟村自产的农作物身上,李子沟的玉米跟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但是这里的洋芋倒有点儿说头。口感好,很糯,别处的洋芋没有这里的洋芋香味重。 李子沟的洋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种植的,品种并不特殊,但奇怪的是,一样的品种,李子沟种出来的洋芋在市场上就是受欢迎,在当地一直小有名气。 李子沟的洋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让扶贫工作队员们眼前一亮。 李子沟的洋芋口味好,但价格却上不去,要想卖出好价钱,首先就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打出知名度。 要提高知名度,首先要搞清楚李子沟的洋芋与众不同的科学依据。 村民们种洋芋不用化肥,不打农药。除了种植方法绿色无公害,云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还发现了其它的一些原因。 专家介绍,这里海拔2600米,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气侯条件都具备了,比较有利于薯块里面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淀粉含量要比低海拔地区出来的马铃薯的淀粉含量要高一些;第二个因素马铃薯好吃,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调控着,这个品种本身具有风味比较好的特性。 工作队和村干部决定就从洋芋的亮点上做文章,因为李子沟的洋芋蒸熟以后,表面裂开犹如花开一般,大家首先给它起了个名叫开花洋芋,还到工商部门注册了品牌。然后就利用一切方法开始大力宣传。 俗话说,久闻不如一见。洋芋好吃,光说不行,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吃上一口,于是,工作队和村干部想到了开办洋芋节,邀请人们到村子里品尝洋芋。 第一届洋芋节后,洋芋从一块五毛钱一公斤,一下涨到三块多一公斤。 如何让更多的人吃到李子沟洋芋,购买李子沟的洋芋,李子沟村求助到上级单位东川区,区里面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决定借着村里洋芋节的热乎劲儿,把洋芋节接手过来,在城区办一个规模更大的“开花洋芋节”。邀请了云南省知名媒体、知名人士来观摩,还请了歌舞队来宣传。 由于区里的大力支持,李子沟开花洋芋如今真的成为东川远近闻名的一个地方特产了。洋芋卖到五、六块一公斤,价格翻了一番。 品牌宣传出去了,现在村民不需要背到街上卖了,人家开着车来到村子里来买。 开花洋芋的名气响了,价格翻了一番,李子沟村的贫困户们收入也翻了一番。 李子沟的脱贫工作有了成效,这让大家更有干劲了,扶贫工作队决定再找专家想办法,依靠科学在洋芋上继续做文章。 洋芋价格上去了,但产量上不去,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李子沟村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出优质的种薯返回到生产上,产量能达到每亩一吨以上。 如果李子沟村全部种上改良后的品种,贫困户们的收入将会再翻上一番,脱贫不成问题。 小小洋芋做出了大文章,李子沟的扶贫故事告诉我们,扶贫既要撸起袖子有干劲儿,还得会动脑子使巧劲儿,找对了路子,用准了措施,扶贫就会有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