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无疑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要真正拔掉穷根,那就要因人因地对症施策。在村里,一天几场酒整天屋里闷头睡的懒汉怎么办?没有啥本事,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怎么办?只是见天熬日子,从不想明天的人该怎么办?又该由谁来帮忙办?能不能办成呢?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
“牛棚都没一个规范的,牛生活在你家确实也恼火。还是把它规范下,把牛棚(盖得)规范点”,张勇对中建乡民主村王明学说。
王明学是中建乡民主村的村民,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张勇是他家的帮扶干部。张勇说:“原来他相对比较懒惰,爱喝酒,他是一次喝二三两,一天喝几次”。
中建乡是黔西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民主村同心组又是中建乡最偏远的村组,2012年才开始修建进村的路。因为偏远,很多村民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很少与人交往,与外人交流也很困难。
因为穷,媳妇跑了;因为偏远,找不到事做。渐渐地,喝酒,睡觉,成了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2014年开始,王明学、刘文祥两家,用政府补贴盖了新房,用产业扶贫资金补贴各养了两头牛,还有其它帮扶措施扶持他们。虽然从家庭人均年收入来说,已经摆脱了贫困,可是多年养成的习气却很难改变。
张勇说:“以前老百姓有一种想法,就是比穷。希望自己能够更穷一点,能够多得一点国家的支持,他不够吃,我们就送一点吃的;他不够穿,我们就买穿的。那样长期以往,他有惰性,有依赖性。”
在民主村,像王明学、刘文祥这样的家庭有十几户。要想让他们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很难。一旦没有了帮扶,又会很快返贫。
扶贫先扶志。2017年4月,毕节市各县都成立了农民讲习所,县乡村三级都有讲习员,大家随时随地给村民们讲政策法规、讲发展思路、讲生产技术,村民缺什么就讲什么,哪里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陈光海是民主村的村支书,也是村级讲习员。怎么改变村里这十几户村民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像别人那样勤劳致富,是陈光海最头疼的事。要说技术,这些村民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要说勤劳,政府产业扶持资金补贴给他们买来了牛,他们连个牛棚都懒得盖,几块破烂的塑料布能挡雨就不错了。怎么办呢?“我想了可能有一个月时间,这一部分懒鬼,我要怎么治?”陈光海说。
2017年4月,一个新的扶贫项目在民主村落地。恒大集团无偿支援450个大棚,在民主村建立蔬菜种植合作社,每个贫困户名下都有一个大棚。不仅有分红,还可以到大棚打工赚钱。可是动员了几次,十几户村民就是不愿意去打工。陈光海想出一个主意:“我用车接你,每天(中午)给你饭吃,每天到下午完工了,付你现金,让他有一种积极性。”
吴永贵是村里的能人,从外地打工回来成立了天麻种植合作社,也被政府聘为讲习员。从四月开始,他就多了一项任务,开车接农民上下班。他说:开始“不理我,你就是敲门,他也不答应”,“他绝对还在睡觉,因为我知道他是什么习惯。我就一直敲,一直敲,他终于开门了。开门我就说,你赶快洗脸刷牙,上班。”
第一次,车接车送,还管一顿中午饭,大棚里的农活也都会做,一天下来,就能见到100元现金,大家都觉得还不错。可是要想改变过去习惯,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吴永贵就坚持每次开车来接,甚至还要叫他们起床。
一晃几个月时间过去了,这些村民也都渐渐养成了新的习惯:“不接他,你说8点钟上班,他8点就到了”,陈光海说。
合作社的大棚不是天天有活,每月也就七八次,可是习惯养成了,村民们也会主动去找别的活干。
现在,王明学、刘文祥在周边打工,每月能有一千多、两千元的收入,酒也很少喝了。不过,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干部们操心的事还很多,还有很多观念要让他们慢慢接受。
金碧镇过去的产业是种玉米、栽水稻,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劳作方式。去年,乡政府引进了香葱种植项目,市场有需求、收益很可观,但前提是要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一开始,村民很难接受。金碧镇党委书记王军说:“我们是高密度地给群众做讲习,晚上群众不愿意开门,我们就在外面等。”
流转一亩土地入股,村民就可以得到500元,还有分红,这已经比种玉米强得多。香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月打工下来,也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从最初的一块地、两块地,到后来渐渐地连成一片,变成千亩香葱基地,干部们做了很多工作。王军对村民说:“转变思维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今天,我们的设施农业建起来了,打开遥控板就喷水了。这个就是变,要把大家的观念从传统的观念当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地方产业强了,你的儿子回来了,你的姑娘回来了,你的媳妇回来了,回来做什么?都打工。既把你们老年人照顾好了,又把你们的小孙孙照顾好了。”
干部们的讲习,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让村民改变传统观念,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现代农业,农民不仅需要新观念,还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过去讲农业技术几乎都是大讲座,讲完学会没有,谁也不好说,现在的讲习更有针对性,在田间地头,有讲解,有示范,反复讲。“讲技术的时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来讲就是,说对了,听错了;第二个是听对了,又做错了。所以我们通过这种培育示范和带动的模式,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孟谈说。
食用菌是一套比较复杂的技术,培养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很长时间,村民们掌握起来,难度不小。陈孟谈说:“我们采取的是用工业的方法,把整个食用菌生产流程分成五个环节,模块化。每一个农民,他只要掌握一个环节的技术,他就可以从事这个产业。而且我们这里推行了叫做“1+9”的技术服务体系,我们培养一个示范户,由示范户去带动9户。”
王道菊家里有四口人,有不到三亩地,过去靠打零工赚钱,一直没有摆脱贫困。回乡后,在食用菌基地打工学习了一年,掌握了技术,自己承包了大棚。他“两个大棚就赚了四万”,当年就脱贫了。他说:“后来我觉得贫困户也不是太光荣的事情,后来我就自己退出了,我说我不当那个贫困户了。”
现在,王道菊按照公司“1+9”模式,还带动了七八户村民养殖食用菌,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她就把专业技术人员请过来,小问题,王道菊自己就帮着大家解决了。
半年多时间里,农民需要什么、缺什么,讲习所就讲什么,农民从讲习中实实在在有了收获,干部们在讲习中也得到了锻炼。王军说“你要去群众当中讲习,你自己得懂。这倒逼我们基层干部加强学习,让群众听了以后,更容易理解,更易懂。”
新时代、新农村需要什么?讲习增加了新的内容。“我们不仅从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文章,还要从乡村文化、环境整治、教育卫生多方面统筹协调发展”,黔西县委书记卢林说。
革命战争年代,农民讲习所,发动了农民、培训了农民、动员了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今天,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更是一个创新,肩负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民奔向小康的重任。讲习所,重在“讲”和“习”。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要有讲究,要因地制宜,让人能听懂学会;而要“习”的人,不仅要学技术学本领,更要学思想学精神,要养成勤奋向上的习惯,更要抛弃陈规陋习,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一起,上下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神物质双丰收,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