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71030 新时代 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

焦点访谈时间:2017-10-31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共有14条基本方略,其中第7条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这一基本方略,十九大对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部署安排,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今后的文化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什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重要内容,并且特别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是文化自信呢?

中央党校教授张军表示:“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律,并对它的文化的生命力持坚定的信心,这才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对我们中国太重要了,文化自信实际上它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一个更为坚固的底座。”

同时,十九大报告还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指出:“这三个定语我觉得不是随随便便讲出来的,它是基于我们中华文明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昌盛和迈向未来而言,它是一个最深厚的底蕴,它是一个最基础的基石,它是一个最广泛的有广大民众参与,并且受惠其中的一种文化的成果,所以我想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判断和提出,是总书记基于对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的这样一个认知而做出的,对我们将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进入新时代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有着现实意义。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认为:“西方的这种思潮,它诱导一些人,迷惑一些人,原来言必称希腊,现在是言必称美国,好像中国什么文化都需要向外国学习,那么在现在我们中国究竟应该向何处去,习近平他是总结我们党建党以来的全部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历史,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他认为,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还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正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还是建筑工艺、民俗风情,都蕴藏着深厚的智慧和魅力,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张国祚说:“精忠报国告诉我们一种爱国的情怀,你比方说,天下为公告诉我们一种治国的理念,你比方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一种民族的气节,那么概况起来,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那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所以这样一种思想可以说是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富有永恒的魅力。”

康震说:“所以我想归总到一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有非常灿烂的、非常悠久的、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它不仅滋养了我们这个民族,而且推动着我们民族朝着更加创新的方向去发展,去迈进,所以中国人不仅有文化自信,而且在未来也会拥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这是历史实践的证明,也是现实实践的证明。”

国庆期间,西柏坡纪念馆广场的五大书记像前,每天都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在这几年愈发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精神气质,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需的文化烙印。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何等对主义、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还有方志敏,说敌人可以砍下我们的头颅,但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类似于这样的革命烈士诗篇,其实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他们能够抒发出这样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爱国的情怀,足以说明我们革命的文化那种巨大的感召力,动员力。”张国祚说。

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这样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康震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红色的革命文化传统要继续弘扬,归结到一句话,也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就是不忘初心,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从为人民服务出发,并且最终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我们党的生命力就永远不会衰竭,我们的党就永远会得到人民的拥护,我想这是我们红色革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上的自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重要论述,既明确了文化自信的涵义,又指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张军表示:“我觉得这几个词用的非常之有力量,‘源自于’就表明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历史源流,是承继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另外‘熔铸于’这个词它首先表明了我们现在的革命文化还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的理论渊源到底来自哪里,它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里,另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实践,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都知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有重大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所以我们党的文化建设,一直是植根于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活的实践当中,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我们文化发展力量的源泉所在。”

坚定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那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十九大报告给出了发展路径,那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张军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当然是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这要保证我们这样的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前进道路,保证我们这样的一个颜色,保证我们这个旗帜不变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规定性的约束力量,另外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一个双百方针,这是我们建国以来一直行之有效的一个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了我们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康震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如果想要面向未来,必须整理好我们的过去,要让我们过去的资源通过这种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未来的前途,为未来的目标而服务,总而言之一句话,文化要走向未来,要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继续深入人心指导我们的生活,营养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内涵,就必须要创新,要做创造性地转换。”

张国祚说:“我们中国要前进,每一步都不要忘记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思想文化的根基在哪里,我们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如果不明白这一切,那么我们可能就犯种种的食洋不化的错误,故步自封的错误,或者机械地、教条地看待马克思主义错误,就会犯类似这样的错误,所以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化,这是个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无论是人格的修养还是治国理政,都可以提供很丰厚的文化积淀,所以也是我们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丰富的精神滋养。”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张国祚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说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吸取继承,所以它就非常深入人心,习近平讲了,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力量就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既然得到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认可,最大的公约数,说明它对于我们这种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动员力产生了巨大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精神食粮的文化,既是丰富生活,激励人心的正能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我们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不断从体制机制上夯实基础,激发活力,才能不断推动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