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屏幕上这些五颜六色的单车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共享单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几乎以一种狂飙突进的姿态闯入了多个城市居民的视线,而它制造话题的速度也几乎和它扩张的速度一样快。从一种颜色的出现到五颜六色抢占地盘的火爆;从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到被吐槽“横行霸道、泛滥成灾”;从大家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最后一公里的“通”,到遭遇共享单车堵住地铁口、堵住公共通道的“堵”;从上上下下的叫好到多个城市的叫停投放,共享单车这个刚刚出炉的新生事物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打开手机,扫一扫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把停在路边的自行车骑走,到达目的地后,只要停在路边,关上车锁就能自动结费。目前,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中国160多个城市,每天骑行人次多达5000万人次。方便是用户最大的感受。
然而,在带来出行方便以外,共享单车也给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了许多变化。
三里屯是北京的重要商圈,有许多购物中心和酒吧,旁边也有不少写字楼,人流量大,共享单车投放后,这里是单车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北京市三里屯街道综合治理负责人李江林说:“在这个地铁口上这个地方,共享单车也比较多,本来路就不宽,共享单车再一占用,所以说给行人必然造成了行动不方便。”
李江林负责北京市三里屯街道的综合治理工作。这段时间,他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后,只要不在屋里办公,都会很关注路上的这些共享单车。有时候,他还要疏解居民的情绪。
有三里屯居民给李江林抱怨:周五周六周日,人特别多,那些年轻人全都往这儿扔,都堵满了,这都过不去人了。我们这小区一出来,汽车出不来,人一拐弯都走不了,共享单车是好事,但是现在都成灾了。李江林劝解说:现在咱们在跟他们在协调这个事,在治它,办事处想办法,您放心吧。这个问题会解决的。
类似的冲突在各个地方时有发生。这里是距离北京市阜成门地铁站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下午五点多,一位共享单车的用户与路边车位管理员因为停放问题发生了口角。
而在北京市东四环外的四惠地铁站口,共享单车和汽车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这是晚上十点的地铁站口,仅仅几十米的路程,一位女司机前后下车三次,挪开占道的单车才能勉强通过。
私家车司机:“很烦呀,没办法还得自己挪车,所以我觉得最好能有办法解决一下。”
车越来越多,一些单车公司增加了线下维护人员,调度车辆。梁铮是ofo小黄车公司的线下运维人员,每天早上3点多开始,他和同事们就要开始对天安门东南地区的车辆进行调度。他说:散客基本上在5点左右都能到,团队客基本上在3点就开始上人的,每天我们要把这些车都清运走,如果不清运的话,到6点的时候,白天的游客,他们也会把车骑到这儿,就会放在这儿,就挡住了地下通道。
除了天安门,城市中心地铁站、写字楼,人口密集小区门口等场所在早晚高峰都需要这样的运维人员来回调度车辆。ofo运营总监陈昊介绍,仅早高峰6点到10点,大概可能会搬运20次到30次。
然而,在非高峰期或是在主路以外、意想不到的地方,也经常会出现堵点。
今年7月,前门一些胡同在胡同口贴出了共享单车不许入内的告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游客骑着共享单车进入胡同游玩,车辆堆积在胡同内,影响原本就狭窄的空间。经过各方协调,物业最终撤销了这一告示,但是需要单车公司加强线下巡逻机制,及时清车。梁铮说,找车的辛苦还在其次,让人痛心的是一些车被找到时却都被人动了手脚。比如说上私锁,或者说把车座子给卸掉了——他在不骑的时候,拿回家,第二天可以方便他骑行。
今年7月,北京市二环护城河开闸泄洪,水位降低后大家发现水下竟有几十辆共享单车。
在投放初期,非正常损毁现象相当严重。of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威给记者介绍:“刚进城市的时候,确实是整个车的破坏、私藏,不规范用车这种情况很严重。比如说100辆车有50辆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比例太高了。”
然而共享单车是单车公司的财产,占有或是损坏,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017年2月,北京警方接到一名车行老板报警,称有人拿着一辆单车来店内要求安装儿童座椅,车辆虽然浑身被喷为黑色,但这辆车却有些古怪。“我一看是共租车,我说这活我弄不了”,车行老板说。警方根据车行老板的信息找到了关某,发现他确实私藏了一辆共享单车。关某一时的贪念换来的是法律的惩罚,他被治安拘留14天。
面对骑车人的骑车坏习惯给单车造成的损伤甚至是恶意损毁,单车公司很难实时掌握这些情况,一些监控无法调取的地方更是如此。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久,在用户中,就产生了一个新的人群,单车猎人。
赵启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也是一名单车猎人,他每天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在周边的小区寻找不文明的用车行为。
在许多已经有共享单车的城市里,有不少和赵启一样的单车猎人。除了停车不规范,他们看到过各种和单车有关的不文明行为,只要可能,他们会举报或是动手纠正。比如,把没上锁的单车锁上。
根据一些单车企业的信用分规定,他每举报一次,核实之后最后一个用车者都会被扣减信用分,信用分过少的用户用车成本将大大提高。在赵启看来,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被举报者,而是希望自己的行为成为一种引导的力量。他说:“这是一种契约精神。你租用了单车公司的单车,应该遵守他们的规则。”
政府、企业、个人,究竟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共享单车接下来怎样能更健康发展?这些也是一些研究者近一年来最关注的问题。
尹志芳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她和同事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城市慢出行系统的建设。共享单车走红并不意外,但是它的发展速度让他们感到吃惊。尹志芳说:到6月底,160个城市现在有共享单车,总量是1600万辆,注册人数应该是1.3亿左右,使用共享单车平均出行效率要提升15%以上。
在研究中,尹志芳他们也注意到了共享单车发展太快带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城市的道路规划和交通现状也给单车骑行造成了障碍,比如,自行车道被机动车停放占用、机动车挤占骑行者等。
记者进行了一次实地骑行,选择骑车从一个地铁站到两公里外的地点。一开始,基本都有自行车道栅栏,由于非机动车道比较窄,没有机动车停放占道,因此骑行比较顺畅,但是在路口左转以后,因为自行车道被占用作为进医院汽车的排队车道,记者不得不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不仅不安全,而且对交通也有一定影响;接下来记者骑上了一条大路,这条路上没有专门辟出的自行车道,一路上机动车停在路边经常会影响骑行,自行车不是被挤上人行道,就是被挤入机动车道;在即将到达终点时,路面已经没有自行车道的示意线,此时自行车已经完全和机动车混在了一起,拥堵的汽车把自行车围在了中间,骑车人只能冒险在机动车中间穿行,非常危险。一路上,除了前四分之一的路程有专门辟出的非机动车道,骑行相对容易安全,后半程的骑行体验并不理想。
“早在2014年的时候住建部就已经出台了各个城市要做慢行交通的专项规划”,尹志芳说:“没有共享单车之前,就要求他们建立,可以借着共享单车发展的契机再快一点,再进一步推进。”
共享单车,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采访中,不管是用户还是管理者、研究者都承认共享单车的确是一件绿色又利民的好事儿,但是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却也无法回避。这些问题,有些是因为单车企业没有把运营维护做到位,有些是源自城市管理者没有设置好规范,还有些则是因为用户的素质不高。除此之外,单车要发展,光有量不够,还要有配套的交通设施。对于这方方面面问题,各方都在努力解决,如何让共享单车健康成长?明天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