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 20150802 城市为何总“看海”

焦点访谈时间:2015-08-02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不少地方的朋友对天气有特别突出的感觉,一个是热,按老百姓的形容,热得跟下火似的;另一个是降水多,又是暴雨又是冰雹的,有些地区因此遭了灾。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属于极端天气,有点反常呢?

一个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遭到暴雨袭击。

8月1日晚上,山西太原突降暴雨,导致市区多个路段严重积水。交通受阻,部分车辆抛锚。

7月29号下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短时强对流天气,大雨夹杂着冰雹持续了20多分钟,市区部分路段严重积水。而就在同一天,云南昭通也因暴雨,导致多处路段被淹,部分店铺进水。

7月27日,经过连日降雨,广西北海道路积水成河,由于长时间浸泡,多处路面出现塌陷,一辆公交车掉进塌陷形成的大坑中,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7月23日,一场强度为5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武汉,交通严重受阻。

这场暴雨造成武汉全市64条主干道严重积水,32条公交线路暂停营运,近80条公交线路被迫减少车次或改道,甚至连地铁也因雨水涌入而停运。城区内一工业园近3平方公里几乎全被被淹,积水最深处已达两米,搜救人员赶往现场转移被困的人。

就在一拨又一拨的强降雨将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入水中时,另一些城市却在遭受高温的炙烤。中央气象台连续多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新疆、陕西、四川、江苏等地都出现了37度以上的高温。其中,新疆的高温天气尤其突出。

这一天吐鲁番最高气温达到46度,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3度。事实上,这种高温天气在新疆并不是个例。7月16号,新疆气象台发布今年首次高温红 色预警,标志着新疆正式开启烧烤模式。7月22日,新疆包揽了全国高温城市的前十名。上榜的十座城市气温全都在42℃以上,这当中,排名一二名的吐鲁番东 坎和吐鲁番气温达到了45.7℃。

连续的高温炙烤下,除了常规避暑方法,还有网友想出了一些特殊的招数。泡在水池里吃羊肉串,用冰块烤手,让人忍俊不禁。很多人觉得今年的高温和暴雨天气有些不同寻常,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

专家介绍,新疆地区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受暖高压控制,而今年由于缺少来自北部的冷空气压制,暖高压格外强大。

看来,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虽然局部地区有些特殊,但全国总体的天气状况还是正常的。虽然个别时段有过较强波动,但中长期的气候数据还是平稳 的,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为什么气象数据变化不大,但大家近年来对天气变化的感觉却比以往强烈许多呢?尤其是城市看海在很多地方已经让人见怪不怪,既然 降水基本正常,那么多城市频繁被淹,显然就不那么正常了。

据统计,今年截至7月中旬,全国已有98座城市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似乎已经成了通病。那么是什么导致内涝频繁发生呢?城市吸水能力的 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雨水降到地面,首先要通过湖泊、绿地、露天土壤等进行留存、下渗,这些区域吸收不了的再由城市排水系统排出。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 设,可以自然集水、自然渗水的区域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混凝土、大理石等不透水材料。以武汉为例,过去30年,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近230平方公 里,主城区湖泊的数量更是从127个锐减到了38个。

城市吸水能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降雨汇聚到排水系统。然而,很多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机器人拍摄到南方某城市地下管线画面,通过对该城市大约600公里的管线排查后发现,有八成到九成的管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共发现上万个有缺陷的问题点。专家表示,目前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网都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排水能力。

除了管线老化、年久失修,城市规划设计标准偏低、管理混乱等诸多人为因素也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继而出现内涝。事实上,就在 遭遇内涝的同时,很多城市还处于缺水的状态,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亟需降雨补充。然而当宝贵的雨水来临时,由于无法穿透硬化的地面,又只能白白流走,一旦雨 势过急,还极易形成内涝。那么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呢?近年来,一个新的理念进入了公众视野,那就是打造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具备吸水和吐水的功能。在理想的海绵城市中,一旦出现降雨,雨水主要靠城市自身吸收,缓解干旱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打造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增加城市内的海绵体。

打造海绵城市既要保护河流、湖泊等天然海绵体,也要在城市建设中注入海绵理念,使城市建筑、配套设施都具备吸水功能。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正在修建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看似普通,其实却暗藏很多玄机,比如路面上铺设的地砖就和普通公园不一样。过去,城市地面多使用普通水泥砖、石材 等不透水材料,落到地面的雨水全都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而透水砖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拦截雨水、回填地下水位。除了使用透水砖,道路两旁的卵石下也都铺设了透 水管道,形成一条排水沟。

最终汇聚到集水井中的雨水将用于园区的灌溉。一系列集水措施使公园的吸水能力大大提升,虽然整个公园高出旁边的二环路好几米,但却不会增加道路的排水压力。

今年,北京市将新增70多个这样的海绵公园。事实上,除了将公园打造成海绵体,很多城市还在其他方面动起了脑筋。北京二环路的左安门立交桥,紧邻立交桥的泵站下修建了巨大的蓄水池,用来留住雨水。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已拉开建设海绵城市的序幕。武汉、南宁、天津等都已经推出相关举措。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还确定了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将对每个试点城市给予10多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城市建设要美,城市发展要快,但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有长远意识和科学规划,否则基础不牢,再繁荣的表象也难以通过考验。其实城市和人一样,能把水留住,如同吸收好;能让水流出,如同代谢好。要想健康幸福,不能只靠涂脂抹粉、穿金戴银。一句话,治内涝还得练内功。今年入夏以来全国不少地方的朋友对天气有特别突出的感觉,一个是热,按老百姓的形容,热得跟下火似的;另一个是降水多,又是暴雨又是冰雹的,有些地区因此遭了灾。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属于极端天气,有点反常呢?

一个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遭到暴雨袭击。

8月1日晚上,山西太原突降暴雨,导致市区多个路段严重积水。交通受阻,部分车辆抛锚。

7月29号下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短时强对流天气,大雨夹杂着冰雹持续了20多分钟,市区部分路段严重积水。而就在同一天,云南昭通也因暴雨,导致多处路段被淹,部分店铺进水。

7月27日,经过连日降雨,广西北海道路积水成河,由于长时间浸泡,多处路面出现塌陷,一辆公交车掉进塌陷形成的大坑中,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7月23日,一场强度为5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武汉,交通严重受阻。

这场暴雨造成武汉全市64条主干道严重积水,32条公交线路暂停营运,近80条公交线路被迫减少车次或改道,甚至连地铁也因雨水涌入而停运。城区内一工业园近3平方公里几乎全被被淹,积水最深处已达两米,搜救人员赶往现场转移被困的人。

就在一拨又一拨的强降雨将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入水中时,另一些城市却在遭受高温的炙烤。中央气象台连续多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新疆、陕西、四川、江苏等地都出现了37度以上的高温。其中,新疆的高温天气尤其突出。

这一天吐鲁番最高气温达到46度,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3度。事实上,这种高温天气在新疆并不是个例。7月16号,新疆气象台发布今年首次高温红 色预警,标志着新疆正式开启烧烤模式。7月22日,新疆包揽了全国高温城市的前十名。上榜的十座城市气温全都在42℃以上,这当中,排名一二名的吐鲁番东 坎和吐鲁番气温达到了45.7℃。

连续的高温炙烤下,除了常规避暑方法,还有网友想出了一些特殊的招数。泡在水池里吃羊肉串,用冰块烤手,让人忍俊不禁。很多人觉得今年的高温和暴雨天气有些不同寻常,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呢?

专家介绍,新疆地区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受暖高压控制,而今年由于缺少来自北部的冷空气压制,暖高压格外强大。

看来,无论是气温还是降水,虽然局部地区有些特殊,但全国总体的天气状况还是正常的。虽然个别时段有过较强波动,但中长期的气候数据还是平稳 的,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为什么气象数据变化不大,但大家近年来对天气变化的感觉却比以往强烈许多呢?尤其是城市看海在很多地方已经让人见怪不怪,既然 降水基本正常,那么多城市频繁被淹,显然就不那么正常了。

据统计,今年截至7月中旬,全国已有98座城市因暴雨内涝受淹,“城市看海”似乎已经成了通病。那么是什么导致内涝频繁发生呢?城市吸水能力的 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雨水降到地面,首先要通过湖泊、绿地、露天土壤等进行留存、下渗,这些区域吸收不了的再由城市排水系统排出。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 设,可以自然集水、自然渗水的区域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混凝土、大理石等不透水材料。以武汉为例,过去30年,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近230平方公 里,主城区湖泊的数量更是从127个锐减到了38个。

城市吸水能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降雨汇聚到排水系统。然而,很多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机器人拍摄到南方某城市地下管线画面,通过对该城市大约600公里的管线排查后发现,有八成到九成的管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共发现上万个有缺陷的问题点。专家表示,目前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网都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排水能力。

除了管线老化、年久失修,城市规划设计标准偏低、管理混乱等诸多人为因素也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继而出现内涝。事实上,就在 遭遇内涝的同时,很多城市还处于缺水的状态,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亟需降雨补充。然而当宝贵的雨水来临时,由于无法穿透硬化的地面,又只能白白流走,一旦雨 势过急,还极易形成内涝。那么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呢?近年来,一个新的理念进入了公众视野,那就是打造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具备吸水和吐水的功能。在理想的海绵城市中,一旦出现降雨,雨水主要靠城市自身吸收,缓解干旱的同时还能大大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打造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增加城市内的海绵体。

打造海绵城市既要保护河流、湖泊等天然海绵体,也要在城市建设中注入海绵理念,使城市建筑、配套设施都具备吸水功能。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正在修建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看似普通,其实却暗藏很多玄机,比如路面上铺设的地砖就和普通公园不一样。过去,城市地面多使用普通水泥砖、石材 等不透水材料,落到地面的雨水全都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而透水砖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拦截雨水、回填地下水位。除了使用透水砖,道路两旁的卵石下也都铺设了透 水管道,形成一条排水沟。

最终汇聚到集水井中的雨水将用于园区的灌溉。一系列集水措施使公园的吸水能力大大提升,虽然整个公园高出旁边的二环路好几米,但却不会增加道路的排水压力。

今年,北京市将新增70多个这样的海绵公园。事实上,除了将公园打造成海绵体,很多城市还在其他方面动起了脑筋。北京二环路的左安门立交桥,紧邻立交桥的泵站下修建了巨大的蓄水池,用来留住雨水。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已拉开建设海绵城市的序幕。武汉、南宁、天津等都已经推出相关举措。为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今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还确定了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财政将对每个试点城市给予10多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城市建设要美,城市发展要快,但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有长远意识和科学规划,否则基础不牢,再繁荣的表象也难以通过考验。其实城市和人一样,能把水留住,如同吸收好;能让水流出,如同代谢好。要想健康幸福,不能只靠涂脂抹粉、穿金戴银。一句话,治内涝还得练内功。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