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而香港电影则是这颗明珠的一道璀璨光芒。作为华语电影的重镇,香港电影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很多经典桥段我们都耳熟能详。但90年代末,香港电影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滑坡,电影的产量锐减,电影院关纷纷关门。20年过去了,香港电影的现状如何呢?
2016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上,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成绩引人瞩目。其中,香港导演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收获33.9亿元,是2016年内地电影票房第一名;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的主旋律影片《湄公河行动》收获了11.8亿票房,刷新了内地主旋律电影的历史纪录。此外,《盗墓笔记》、《绝地逃亡》、《叶问3》等合拍片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今天的华语电影正处在蓬勃迈进的好时段。而回望20年前,香港回归前后,香港电影正经历严重的低潮期。海外市场的萎缩,使香港电影受到沉重打击;1996年,台湾放开了好莱坞电影的配额限制,更使香港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了支持香港发展,内地与香港开始研究“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也就是后来被称为CEPA的协议。作为香港著名的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先生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CEPA的签署为香港电影和香港优秀的电影创作人员打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在那之后,香港与内地合作拍摄的电影可以享受到国产片的待遇;香港电影不再列入进口电影范畴;合拍电影和香港电影的粤语版可以在广东地区公映;香港商人还可以在内地投资建设电影院……种种优惠措施使香港电影业迎来新的转机。
站在旺角的街头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香港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旺角位于九龙半岛西部,不同于香港岛的“摩登”,这里至今还是弥漫一种浓浓的老香港的味道,密布的旧楼、狭窄的街道,不论白天黑夜,一样的喧闹,很多港片的爱恨情仇都是发生在这里。不管是拍市井生活还是黑帮厮杀,香港导演以前似乎特别喜欢用旺角作为背景,回归之后情况有了变化,旺角出现在镜头里的频率少了很多,香港电影的取景和题材越来越广,对香港电影人来说,北上,一片广阔的天地在等待他们。
作为香港著名的动作片导演,林超贤过去拍摄的动作电影大多是警匪题材或黑帮题材。
2016年,林超贤执导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部标准的主旋律题材影片。剧情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再现了2011年湄公河事件中,从中国船员惨死,到公安人员跨国追击,直至罪犯伏法、同胞沉冤昭雪的惊险过程。
香港导演林超贤为这部主旋律影片注入了商业片的元素,而案件本身的宏大背景也激发了整个电影团队的创作热情。
2016年的国庆档,这部电影在排片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硬是靠着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一步步攀上了票房冠军的宝座,并最终斩获了将近12亿的票房。
记者采访之际,林超贤的另一部电影正在拍摄中。和《湄公河行动》一样,《红海行动》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中国海军在索马里反恐和也门撤侨中的故事。
在一个中国的大背景下,香港导演得以接触并运作宏大主题的动作影片;同时,内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变化也为文艺电影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源泉。
2014年,香港导演陈可辛的电影《亲爱的》在内地上映,这是一部讲述打拐过程中法律、伦理与人性相纠葛的影片。单从题材上看,似乎属于比较小众的文艺电影,但最终这部电影却在内地收获3.44亿票房,以及中国电影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凭借当年的歌舞片《如果爱》,陈可辛成功进入内地,这几年他先后拍摄、监制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七月与安生》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从题材上看,他的电影一部比一部更接地气。而在陈可辛看来,内地的创作空间其实更为广阔。
香港电影人的专业和创意也为内地电影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助推了内地电影的发展。
香港金像奖是华语影坛每年的一大盛事,今年已经是第36届了。手托星球、身围胶片的女神造型就是金像奖的标志,叫星光荣耀。随着合拍片的增加,捧走这个奖座或者被提名的内地电影人越来越多,而相应地,也有很多香港影人在内地电影节上获奖。两地影人的携手合作不仅为彼此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也让华语电影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随着香港、内地电影人的交往、交流日益加深,近几年,有电影人提出“大中华”电影的概念。提出在保护香港本土电影发展的同时,共同推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发展和进步。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一些电影人看作是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爆发之年,无论从影片的数量、类型的多样、还是票房的增长来看都是可圈可点。回归20年,香港与内地,界限不断破除,文化日益交融,这些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在此基础上,人们也自然会对华语电影寄予更高的期望。
采访中,很多香港电影人都提到,现在正是中国电影业最好的时候。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飞速发展的电影工业,社会变革中的碰撞出的各种题材……电影人有机会不断去尝试、去进取。香港电影正不断突破过去的界限,一步步走出旺角,走出香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