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CTV1直播网』,本站易记域名『CCTV1.TVCCTV1节目表
当前位置:直播首页 >> CCTV1栏目 >> 焦点访谈 >> 正文

焦点访谈20170513 新丝路(四):让“愿景”成为“风景”

焦点访谈时间:2017-05-13来源:央视网收藏本页报错


(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明天,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要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倡议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主场外交活动。而三年多以前,当中国第一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对世界来说它还只是个抽象和陌生的概念,很多国家不能够确定它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改变。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五通”都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效。人们惊喜地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还将改变更多。

4月29日,一列从英国伦敦始发的中欧班列,满载着从欧洲来的奶粉、保健品等货物,顺利抵达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义乌。这是从伦敦返程的首列中欧班列。

与此同时,中远“荷兰号”集装箱货轮正途经印度洋,通过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商品运往欧洲。

视线向西,在中欧的“中国—捷克中医中心”,76岁的工程师多斯达乐雅罗斯拉夫正在尝试用针灸治疗他后背疼的老毛病。这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首个医疗项目。

视线向南,在孟加拉国,茶叶厂经理依斯甘达·哈山再也不必担心老停电让茶叶变质。中孟两国合作新建的沙吉巴扎燃气电站,让当地三天两头的停电现象成为历史……

三年多来,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从“一带一路”中受益的国家和人群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倡议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认为:“全球经济面临下行趋势,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这一问题,所以需要集体行动。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集体思维和集体性战略,以应对这些挑战。”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鲁德·基里尔说:“‘一带一路’是应对当前全球治理体系、贸易体系、货币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出路,我们相信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繁荣区域经济,也可以繁荣全球经济。”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复杂变化、各国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时提出来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在全球层面上寻找更加开放、联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表达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参与意愿,中国与2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6年底,“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而安理会、亚太经合组织等有关决议或文件也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

三年多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从小到大,一些曾经心存疑虑、甚至是质疑的国家,随着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态度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这个变化还是很明显的。开始的时候有点儿将信将疑,后来发现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特别是我们有一些样板工程,产生了示范效应。很多国家跟我们合作,尝到甜头,因为这种合作是在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下进行的,就是说大家共商、共建、共享。”

我们前面提到的用针灸治后背疼的捷克老人,在中捷中医中心做了几次治疗后,病情已经大大缓解。

这位老人的治疗其实正是受益于“一带一路”建立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2016年3月,中捷签署了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纲要谅解备忘录,同意以两国直航开通为契机,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以制造业为基础推进产能合作,以中医药推广加强民心相通。老人就诊的中医中心开业不久,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捷克人,在医院的排队预约系统里,有约5000人在等候,平均预约等候时间要半年左右,有的患者甚至要等一年。

被神秘的中医吸引的不仅仅是患者,穆斯是捷克最大的一所医院的内科医生,2015年接触中医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费学习。目前,他已经获得了针灸从业资格,并开始攻读草药医学。

除了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中国还努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沙特阿拉伯“西部规划”、蒙古国“草原之路”、欧盟“欧洲投资计划”、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中国愿意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动实施。

截至2016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大部分国家建立了经贸和投资合作促进机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正在建设的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文化、教育等民心相通项目也有很大进展,比如,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新建了一批孔子学院,设立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国跟10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了旅游双边协议,中国旅游者到“一带一路”地区的旅游有30%到40%的增长。

在缅甸,敏建市敏因村村民吴博达的日子正发生不小的改变。半年前,村里通了电,他家买了冰箱,并开起了一家小超市。烈日炎炎,冰箱里的冷饮很畅销,家里做饭也换上了电饭锅。

缅甸的一些地方曾经电力短缺严重,很多村子都没有通电。最近几年,多个天然气发电站陆续建成投产,敏建市周边的280多个村子当中,通电的已经超过了90个,这一切正是受益于“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2013年投产的天然气管道向缅甸输送了16亿立方米天然气,为当地发电厂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在敏建市区,近几年,与电力有关的生意也变得越来越红火。

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贸易增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三年多来,一批标志性项目纷纷落地。比如,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改扩建工程、印尼的雅万高铁、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等。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签署了16个双多边运输便利化协定,通过73个陆上口岸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与“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签署了38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与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民航直航已通达43个国家,开通“中欧班列”39条,覆盖欧洲9个国家14个城市。

4月13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火车站像过节一样热闹。这一天,由中国路桥集团承建、连接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蒙内铁路开始进行联调联试。

蒙内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是肯尼亚过去50多年中兴建的最大基建项目,预计将于今年6月1日开始试运行。这条铁路建成后,两地间的物流成本将降低40%,运量从原来不足100万吨将提升到2000万吨。

非洲和南亚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点地区。据人大重阳课题组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与南亚和非洲各国共签署了2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金额达614.7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大量资金需求。为了弥补这一短板,2014年底,丝路基金成立,2015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截至2016年底,亚投行已经为7个国家的9个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总额1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丝路基金已签约15个项目,承诺投资额累计约60亿美元。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这是由中国政府倡导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有29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已确认参加圆桌峰会,来自13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高峰论坛,另外还有7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也确认参加这次高级别会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但却不限于中国,也不限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它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相应的,这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与会群体也超越了地缘和地理界限,代表来自亚欧非美130多个国家,这种多元性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开放包容的特点。过去的三年多,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所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这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各国共同协商,增进共识,加强对接,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交流平台。我们也期待论坛能取得丰硕务实的成果。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24 CCTV1在线直播 www.cctv1.tv CCTV1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留言建议 免责声明 CCTV1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