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现代科学,似乎不太讲究师徒传承,而更注重师生关系。老师按照严谨的教学规范,一板一眼地教,学生依照严格的学习要求,中规中矩地学。作为人命关天的医学教学,就更讲求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专业精神并不排斥人文情怀,在以科学、严谨著称的北京协和医院,我们发现这里的几代医生除了是现代教学理念中的典型师生外,还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的印记。
早上八点,是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大查房的时间。作为国内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协和医院大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汉忠教授每天早上都带着副教授和住院医师们查房,他们大都是他的学生。
大查房是临床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到一个病床前,负责病人的住院医师都要介绍病人情况,李汉忠会提出各种问题,跟病人沟通,分析病情,并且和大家讨论治疗方案。
李汉忠要求学生,必须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做出的诊断才可能准确。李汉忠说,这样的要求,来自于他的老师。李汉忠当年从学校毕业来到协和医院,要在外科进行轮转,每一个老医生都是他的老师。
李汉忠说:“早晨查房的时候,他(老师)要问我这个病人,我们叫血象,白细胞数量是多少,红细胞数量是多少,中性粒细胞数量是多少。我说一个5000多,不行,白细胞是5560个,要背出来。到现在为止,我指导我的学生也是这样的,你别给我说得含含糊糊,你告诉我具体的数字。”
19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建成。96年来,协和培养出了许多医学名家,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黄家驷,近百位医学大家从协和走出。李汉忠告诉记者:“协和的传承,它的文化,它上百年的一个文化的底蕴,一代一代的协和医生都是这么传承下来的。”
李汉忠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翻拍的照片。他说:“这个是我们最老的一个外科主任曾宪九教授,我那时候是很小的住院医师,当时曾主任是一个非常大的教授。但是在手术台上,他教我怎么打结,怎么吻合,这些外科的一些基本功。”
李汉忠后来成为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教授,他也开始带学生,这些年,他带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年轻医生。
每周一和周三,是李汉忠给病人做手术的时间。这天早上的第一台是经腹巨大肾癌根治手术,这是台大手术,和他一起做手术的是他的学生文进。这台手术,做了整整3个小时。
文进2004年来到协和医院,成为李汉忠的学生,现在已经是科里的业务骨干,最初来到协和,李汉忠在他身上没少下功夫。文进从医学院毕业后,在别的医院工作过,有了自己固有的习惯,包括做手术时操作的动作。要纠正这些学生的固有的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李汉忠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提醒纠正。
只要能做好手术就行了,为什么连每一个操作动作都要管?文进开始并不理解,认为老师吹毛求疵。但后来看到病人手术的创口和愈合情况,他心服口服:“通过他的纠正以后,他的动作更合理,创伤更小,病人获益。”
培养一个医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病人进行教学。每一次门诊、每一次查房、每一台手术,既是年轻医生学习技艺的时候,也是了解老师的机会。李汉忠在临床诊治中一丝不苟,对学生们要求非常严格。“老师是眼里容不得任何沙子,在临床当中,在术后每个细节,包括每个引流管的位置、摆放,引流管的剂量,非常细微的东西他都是严格要求。”文进说。
一个年轻的患者,原来在上海工作,为了看病,他和父亲跑遍了上海有名的大医院,也找了各种专家。走投无路的父子俩,找到了李汉忠,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李汉忠对学生们说:“这种病人你不能不给他做,我们没有任何的退路,那么年轻的小伙子。我认为咱们对待这样的病人,虽然有风险,大夫要冒点风险,根据我们的技术条件看,应该说腹腔镜就能解决问题。”
他告诉学生:协和医生的责任就是要解决疑难的问题,没有退路,遇到疑难杂症病,不要轻易推掉,这就是医生的责任。
慕名前来找李汉忠看病的人很多,他仔细询问病人病情,通过示范教学生如何诊断,怎么跟病人沟通。李汉忠的学生张铭鑫说,从进医院开始,一大早到下班,都是跟着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跟着老师不光学看病,还要学做人。
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关爱病人,真正为病人着想。治疗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考虑病人的职业和家庭情况等人文因素。这些是当年老师们教给李汉忠的。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汉忠这代医生。他说:“我这个年龄有幸得到过他们的教学、教育以及得到过他们的熏陶,所以我们也感觉到应该把协和的一些传承、一些非常优良的传统通过我们再传承下去,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他的学生文进说:“治病它不是治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治一个病人,这个也是我老师经常告诫我们的。病人他包括疾病和人文,我们治疗当然也包括这两个方面。”
不久前,泌尿外科来了一名27岁的男病人,他患的是睾丸癌,刚结婚还没有生孩子。按一般的医疗,只要做睾丸癌的手术就可以了,而李汉忠希望想办法让他留下后代。
李汉忠亲自和患者家属沟通,告知了手术方案和后果,并建议患者在手术前冷冻精子。文进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纯临床医学的范围,但是老师言传身教,对病人的关爱,就体现在是否为病人多考虑。
“这个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是一个责任层面的问题,这些我们也是从上一代传承下来的,能够把这些好的想象力传承给下一代。”李汉忠说。
在协和医院,医术和医德的传承一直在上演。范思远是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总住院医师。这天,抢救室送来了一位疑难病人,意识模糊,呼吸异常,范思远正在和抢救室的医生会诊,抢救室的医生建议切开气管,这样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查。范思远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他决定去请教自己的老师。
崔丽英是神经科的主任,也是范思远的导师。崔丽英判断病人是颅内病变。
崔老师告诉自己的学生,医生做出医疗决定必须慎之又慎,如果单纯为了检查,把气管切开,会给病人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按照崔老师的诊断,范思远给病人用了激素治疗,两个小时后,病人情况明显好转。这件事,又给范思远上了生动的一课。
范思远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去为病人做一些事情,这个病人需不需要器官切开,崔老师主要还是站在病人的利益考虑的。所以我觉得医德方面还是行胜于言,以身作则,上行下效,老师是这么做的,我们一般也跟着这样学。”
崔丽英认为:“一个老师的医德是很重要的,课堂上看不出你的医德,但是在临床的教学当中,临床看病当中就能体现出来。比如说我在精疲力尽的时候,有的病人还要叫我看病加号,真的是很累了,但是一想到我周围的这些学生,我怎么能够给他们做一个榜样,将来他们对病人也能够看到病人这种可怜,怜悯之心,同情别人,也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病人加个号,我宁愿挨累,希望这些小的事情让他们能够记住。”
崔丽英说:“医者仁心,不忘初心,做一个好医生。”
李汉忠说:“作为医生,解决患者的病痛是他全部的责任。”
文进说:“不断追求精湛的医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范思远说:“做一个合格的协和人,将协和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对于医生,有这样一种说法:偶尔能治愈,常常会帮助,总是在安慰。老师传给学生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技能,是起死回生的本领,还有对待患者的态度,悬壶济世的德行。如果说,技艺授受是师生的本分,而为人之道,则是师徒的精髓。我们常说,医者仁心,这个仁,表达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既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也是老医生和新徒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