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播放器右下角可以调视频清晰度)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说起内蒙古自治区,可能大家马上想到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毕竟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所以大家的印象里还是一个风景很美丽、但是经济科技欠发达的偏远地区,但实际上,内蒙古的茫茫大草原上现在也有4G网络,牧民们也开始习惯使用APP,万一迷失在暴风雪中,APP还能救命。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内蒙古的公共服务和边疆治理不仅没有落伍,还利用现代化技术,因地制宜,探索出很多新亮点。
说起内蒙古大草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繁花遍野、牛羊成群,美丽的塞外风情。可是,草原也有令人极度可怕的时候,甚至吞噬生命。
冬天的草原,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雪落在地面不能融化和凝结,又被狂风卷起,天昏地暗,寒冷刺骨,当地人称作白毛风。苏和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位牧民,自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对自己牧场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可是就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苏和赶着自家的羊群迷失了方向
苏和的牧场有3000多亩,刮起白毛风,四周白茫茫一片,看不到任何参照物。这时候,苏和想到了手机上安装的草原110。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每户牧民之间相距也有十几公里,远一点的牧民家庭距离派出所甚至有几十公里的路程。这些年,内蒙古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虽然地广人稀,可是4G信号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牧场,在此基础上,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开发设计了草原110报警系统。
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巴彦呼热派出所教导员王友祥介绍,辖区所有的牧民都安装了这个软件,单击“一键报警”功能,他们就接到报警,再点第二下电话就响了,GPS定位已经清楚显示出来。
当时,虽然GPS定位了苏和的准确位置,可要想找到他,在能见度仅有几米的茫茫草原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朝克乌拉派出所所长包长海是一位老民警,13年寒来暑往,从民警到所长,包长海走遍了辖区3000多平方公里,对这里的每一片草场跟牧民一样熟悉,被大家称作是辖区里的活地图。包长海说:“有了熟悉的前提,再加上这个定位,通过这个定位再缩小范围。”苏和被找到了,他说:“咱们这冬天晚上零下40多度,那就是找得快,要是过了一晚上,人肯定冻死了,羊也死了。”
经历了这次惊心动魄的风雪求生,苏和把草原110设置到了自己手机最醒目的位置,在他看来,这就是自己危难时刻的护身符。
吴江是一位牧场职工,一天,他把自己的证件材料和1万元现金放在布兜里,绑在摩托车后座上,准备进城去归还银行小额贷款。一路颠簸,进了城他才发现布兜丢了。30多公里的行程,都是广袤的草原,摩托车可以任意驰骋,吴江想顺着原路找寻,可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走的是哪条路。吴江很着急,报了警。民警一边在草原110平台上发布了请牧民协助查找的通报,一边出动民警帮助吴江找寻。半天时间过去了,就在大家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派出所接到电话,包找到了。打电话的人是葛广顺,电力系统职工,当时,正在草原上巡查电路。葛广顺说,他手机上也装了APP,遇到什么求助都可以打开,都可以互相帮忙。
一个小小的APP,把公安、边防、辖区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民警还利用这个手机软件,实现了10户联防,危急时刻,在派出所民警因为路远不能及时赶到的时候,还可以由附近的牧民及时出手相助。大家联防自治,共同守望自己的一片家园。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也就是今天的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决定把5月1日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市都从本地区特点和实际出发,服务群众,探索出一条内蒙古特色的边疆治理之路。
格日勒是正蓝旗人民法院的审判员,每年都会有十几次开着法院特制的巡回审判车,到牧区巡回走三四天,处理审结十几起民事案件。
如果没有巡回审判,当事双方要往返法院三四次,仅车费就要近千元,现在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问题,所以当事人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仅仅一个小时,格日勒很快就调解审结了两起民事合同纠纷。
有什么矛盾都化解在萌芽阶段,为群众着想,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是内蒙古草原多年来司法实践坚持的一个准则,也筑牢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根基。
只有稳定才能繁荣,十几年来,内蒙古经济飞跃式地发展,区内生产总值迅速提升,一度连续8年实现了全国第一。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逐渐成为新兴主导产业。
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杰介绍:“内蒙古是一个资源能源富集的地区,我们现在给这些云计算、大数据等我们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电价是每度电2毛6,一个标准机房一年节省1000多万,现在服务器的能力达到了近70万台,这个能力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大数据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正在影响着内蒙古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茫茫人海,车流不息,每天,海量的数据都会被存储和分析,使城市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科信支队副支队长郑淼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市建设了4.26万个视频监控摄像机,每天云中心对海量的车流、人流数据进行处理。
现在,呼和浩特的“中国云谷”,逐步成为国家级的数据中心。大数据不仅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正在创造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内蒙古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资源开采和传统畜牧业也让植被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现在,内蒙古全境10多万个生态数据采集点的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成为生态修复与城市绿化的重要参考。
政府助推大数据产业,企业利用大数据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废旧矿山变成绿洲,让城市变成花园。而在草原上,世代繁衍生息的蒙古族牧民,也在政府引导下,为了草原生态艰难抉择,付出自己的努力。敖登格日勒是朝克乌拉苏木的牧民,七八岁的时候就帮助父母管理羊群。上世纪90年代,草原上实行联产承包,家家户户都分得了自己的牧场,每家都希望多养一些牛和羊。
牧民们渴望勤劳致富,而牛羊的大量繁育,让草场不堪重负,在不到10年时间里,大片的草场严重退化。
2008年,为了让草原生态得到恢复,地方政府开始实行禁牧措施,牧民进城,半价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前提是,草场5年禁牧,5年后草场的归属权收益权仍然属于牧民。
当时,格日勒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可是进了城,什么都不会做。虽然社区对进城的牧民在医疗、养老、就业各方面开展了很多扶助,国家也有禁牧补贴,可是离开了世代久居的草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牛羊,格日勒心里始终没有底。格日勒进城了,他的草场也在慢慢休养生息。
仅仅5年,格日勒的草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沙化的土地,已经被浓密的多年生小草所覆盖,虽然5年后草场仍然属于禁牧区,可是打草加上国家禁牧补贴,就能有10万元的收入。前两年,儿子中专毕业后,在城里开了一家饭馆,一家人的城里生活也开始稳定下来。饭馆的名字叫“鑫艾力”,是新家庭的意思。
儿子在城里娶了媳妇,安了新家,格日勒也有了事做,帮着儿子打理饭馆。可忙忙碌碌之中,格日勒总是惦记着自己草原上的那个家。
其实,除了每年秋季打草,牧场没有了牛羊,也就没什么事可做了,可格日勒每隔七八天就忍不住要回来走一走看一看。守望自己的这片家园,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手机APP,它的背后是内蒙古70年来坚持走群众路线,警民团结互助,共同维护边疆稳定的大格局;一粒种子,它的背后是高科技、大数据的新兴产业;一片返青的草场,是无数内蒙古牧民为绿色家园所付出的努力。就像大数据的核心理念是共享,走过7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能与时俱进靠的就是当地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团结进取的共识和努力。